前中研院院長、現任生策會會長翁啓惠離諾貝爾獎 只差最後一哩路

前中研院院長、現任生策會會長翁啓惠圖/本報資料照片

前中研院院長、現任生策會會長翁啓惠,在陸續拿到沃爾夫化學獎、威爾許化學獎(WelchAward in Chemistry)後,外界視爲離諾貝爾獎之路已差最後一哩路!

中研院院士陳良博曾表示,如果不是陷入浩鼎新藥解盲風暴,2016年的諾貝爾獎就是翁啓惠。

2003年回臺、2006年接任中研院院長,翁啓惠不僅是讓中研院的效益功能極大化,扮演政府政策和學研技轉的重要角色,他協助政府制定的「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及修改「科技基本法」,以鼓勵資金、人才與技術之流通,促進新藥及高階醫療器材之研發;他力倡的並「公」與「教研」分軌的體制改革,對產業影響至深且遠!

化學獎之外 還可望拿下醫學獎

最重要的是,他在糖分子的研究和系列發明揚名國際,技轉給浩鼎、糖基的新藥,甚至最近與中研院馬徹團隊開發廣效疫苗,都有機會助力臺灣生技產業領先國際,生醫業界認爲,翁啓惠不僅可望拿下諾貝爾化學獎,未來還有機會攻進醫學獎。

1948年出生於嘉義縣義竹鄉的翁啓惠,在小學四年級之前,他的功課並不突出,但升上五年級後,卻突然開竅,成爲班上唯一考上臺南一中初中部,後來又直升高中部。當時他獲得保送清華大學化學系,但因家人希望他讀醫科而放棄保送資格,而後因爲沒有考上臺灣大學醫學系,只好進入第二志願臺大農化系,從此讓他和化學研究結下不解之緣。

翁啓惠是第一位以全額獎學金直接進入MIT化學系攻讀博士的臺灣學生,1983年到德州農工大學化學系擔任教職,是該系創立以來最年輕的教授。後來因緣際會到聖地牙哥的斯克裡普斯(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TSRI)擔任新成立的化學系主任。

在Scripps期間, 翁啓惠解開糖分子的秘密,他利用一鍋法合成出多種癌細胞上的特殊糖分子抗原(例如Globo H,是一種含有六個單糖的寡糖,後來發現在15種癌細胞表面皆含有這種特殊的寡糖),也於1997年發表用酵素法合成出第一個複雜的均相化(homogeneous)糖蛋白分子。

因爲這兩個有關糖分子合成的突破,開啓翁啓惠對糖分子在生物體的功能及其與疾病關係的研究,乃至於在醫學上的應用,例如癌症疫苗、均相化糖蛋白及抗生素的研發,也因此讓他獲得很多國際獎項。

糖類研究權威 栽在政治口水戰

翁啓惠被美國化學界公認爲酵素有機合成及糖類研究的權威,早年他開發的「酵素抑制劑」,1987年技術移轉給美國第一大農業生技公司孟山都(Monsan-to);另外開發的「糖類合成技術」,也在1994年技轉給費城的Neose糖類製造公司。1998年,翁啓惠將自己創辦的Combichem公司,以「高速化學平臺」賣給杜邦製藥,售價高達2億美元。

他是第一位在實驗室成功合成糖類的專家,也是第一位將相關研究應用在商業化的專家,1998年,張念慈和翁啓惠合資在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創立Optimer生技公司。Optimer是以翁啓惠的「One Pot糖類合成技術」爲核心,專利名稱爲OpopS;而公司中文名字「浩鼎」正取自這門獨家技術「One Pot」 的諧音。

2002年張念慈回臺成立「臺灣浩鼎」,卻沒想到而後因新藥解盲數據未達標,在政治口水戰中釀成風暴,翁啓惠更因此陷入官司,不僅與他一生追求最高榮譽的諾貝爾獎擦身而過,他的院長之位,也被迫提前下臺。

心繫臺灣,翁啓惠把糖新藥、糖蛋白、糖晶片、糖探針和抗流感藥物與檢測產品的發明專利,很早就已奉獻給中研院;生醫業界認爲,翁啓惠把糖分子系列產品智財留給臺灣,損失至少1億美元起跳,而細數中研院的技轉案,幾乎是過半以上是來自於翁啓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