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朗浦江|電子煙化身“奶茶杯”“可樂罐”,如何讓未成年人遠離侵害

在一起詐騙案的審訊過程中,涉案未成年人竟隨手拿出“奶茶杯”電子煙開吸,承辦檢察官詢問後得知,該未成年人系從某知名社交網絡平臺上看到電子煙產品的廣告和推薦內容,再添加對方微信購買。

無獨有偶,在“清朗浦江·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中,上海市黃浦區相關部門發現,數名未成年人閱看某知名社交網絡平臺上的文身推介內容後,至相關門店購買文身服務。

面對日益紛繁複雜的網絡環境,如何幫助未成年人提高辨別能力、遠離不良誘惑?未成年人保護如何落到實處?

近日,黃浦區委網信辦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介紹,爲保障未成年人網絡環境安全,近年來,該區健全完善網絡協同治理工作機制,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落實,堅持“多元共治、多維層次、多智融合”,探索實踐網絡協同治理,努力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和良好網上輿論氛圍。

記者同時從上海市委網信辦獲悉,黃浦區“立足‘三多’,深化協同,營造清朗網絡空間”的實踐,已入選“清朗浦江·2024”網絡生態治理優秀創新案例。

督促社交平臺整改電子煙非法宣傳問題

近期,市面上出現了大量以“奶茶杯”“可樂罐”爲代表、造型可愛、口味繁多的電子煙產品,一些未成年人對此趨之若鶩。儘管《電子煙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煙產品,但仍有不法商家通過線上引流等隱蔽渠道向未成年人售賣電子煙。

2024年3月,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在辦理一起涉未成年人詐騙案件時,注意到涉案未成年人陳某有隨身攜帶“奶茶杯”電子煙並吸食的習慣,遂詢問其從何處購買電子煙。陳某交代,自己是從社交網絡平臺上看到廣告和推薦內容後,通過添加微信私下向對方購買。

承辦檢察官調查發現,陳某提出的社交平臺上涉電子煙宣傳內容衆多,不少宣傳中包括“水果杯”、“電子咖啡”、“霧化能量棒”、健康、時尚等具有迷惑未成年人的言語,且均未註明“嚴禁向未成年人出售香菸、電子煙”標識語。同時,該平臺存在“口含煙”分享、評論等互動信息,存在私域引流售賣的可能,未成年人公共利益可能受到侵害。

2024年4月22日,檢察官走訪該社交網絡企業進行磋商,督促平臺增設“嚴禁向未成年人出售香菸、電子煙”標籤,利用大數據篩查,隔離不適宜未成年人接觸含菸草(電子煙)內容,定期自查清理電子煙引流信息內容,對違規內容或評論及時整治,加強普法宣傳,營造綠色、健康、安全的上網環境。

4月26日,該企業向檢察院反饋整改情況,表示已在平臺頁面首部就“菸草”“電子煙”搜索內容增設標識語,並自查清理引流信息內容,通過下架、沉底評論、永久封禁等手段作出相應處罰。涉菸草(電子煙)問題內容均整改完畢,網絡環境安全得以保障。

爲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黃浦區檢察院還聯合菸草局及網信辦,加強網絡監測,及時排查互聯網電子煙非法宣傳銷售線索,消除未成年人網絡購買電子煙的隱患。

對“文身”等影響未成年人內容貼標

網絡環境紛繁複雜,對於可能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進行監管、貼標,上述電子煙監管案例不是第一例,也不是終點。

2023年7月,上海市委網信辦、市檢察院、市文旅局執法總隊聯合開展爲期兩個月的“清朗浦江·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黃浦區在專項行動中發現,某網絡社交平臺雖然將文身推介內容作爲可能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進行識別,但未採取有效的提示、過濾措施,仍有數名未成年人閱看後至相關門店購買文身服務。

爲此,黃浦區委網信辦、區檢察院等部門聯合約談該屬地平臺,督促平臺做好監管、組建未成年人信息處置團隊,開闢涉未成年人信息治理公告專區,通過“AI識別+人工覈查”的雙向生態引導方式,對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自動貼標“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黃浦區委網信辦還通過網絡安全周、數字素養提升月、網絡安全宣講進暑託班等活動,提升青少年的網絡安全防範意識。

爲進一步營造有利於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網絡環境,2024年11月19日,黃浦區檢察院、黃浦公安分局、黃浦區委網信辦成立未成年人網絡保護“e空間”聯合工作室,並簽署《黃浦區未成年人網絡保護“e空間”聯合工作室實施辦法》。

該實施辦法明確,工作室將關注網絡平臺中可能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聚焦內容安全、人身安全、信息安全、消費安全、沉迷防治、素養促進等方面開展協同治理。

該實施辦法還規定,各成員單位加強信息共享,採取召開聯席會議、定期書面通報、聯合檢查等形式,實時互通區域網絡空間的最新動態。強化涉未成年人網絡案件行刑銜接、線索移送、法治保障、綜合保護、監護干預等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同時,建立約談制度,針對工作中發現互聯網企業未及時處置或存在不利於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可以召集工作室成員就涉事企業開展聯合約談。此外,成員單位還將探索組建網絡生態法治教育巡講團,組織交流巡講等活動,促進優質宣傳資源共享,不斷豐富法治宣傳形式、提升普法力度。

不僅如此,提高涉未成年人網絡綜合治理能力,需要政府管理、企業履責、社會監督、司法參與等多主體協同發力。黃浦區檢察院、區委網信辦、區公安分局、區教育局、區婦聯、區內各街道等6家職能部門,與人大代表、企業代表、新聞媒體、專家學者等4支社會力量攜手,共同組成黃浦區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淨網護未”同盟體。此外,在街道、學校、企業設立“未成年人網絡保護驛站”,提供網絡安全教育、心理諮詢、線索舉報及緊急救助等一站式服務。

立足“多元共治、多維層次、多智融合”

築牢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屏障,只是黃浦區立足“多元共治、多維層次、多智融合”,營造清朗網絡空間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黃浦區堅持“多元共治”,研究制定《黃浦區關於加強區域網絡協同治理的工作機制》,區委網信辦、區公安分局、區檢察院、區市場監管局、區文旅局等多個重點涉網管理部門形成依法治網管網合力,推動涉網管理職責從線下向線上延伸,建立了定期工作會商、重大輿情處置、網絡執法協同、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網絡安全工作協同等工作機制。

在上海市委網信辦指導下,黃浦區在實踐中逐步形成了“政府監管、行業自律、社會監督”多維層次的網絡協同治理工作模式。針對區內企業存在網絡安全漏洞的情況,聯合公安上門開展取證約談,指導企業落實整改;還聯合區市場監管局、區公安分局等相關部門,組織召開“亮劍浦江·2024”公共場所強制、濫用人臉識別技術專項整治行動研判推進會;針對轄區內部分培訓機構採用人臉識別的方式打卡,黃浦區委網信辦聯合市場監管局上門覈查,並指導企業做好合規工作。同時,會同區相關部門多次走訪調研小紅書、微趣、衆安在線等屬地重點互聯網企業,瞭解企業需求的同時,做好合規提醒,有針對性地做好關心、支持、指導等工作。

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申浩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張玉霞表示,黃浦區的網絡協同治理體現了“多元共治”的理念。此前,在普通的案事件辦理中,網信辦、檢察院、街道基層、學校等各方基本都是各司其職,在各自的職能範圍之內去處理。在此過程中如果發現了一些線索,相關單位在職能範圍以外其實很難插手去處理,這樣可能產生“治標不治本”的情況。現在,黃浦區相關部門的聯動和共治解決了這一問題,多部門、多維度的協同治理機制能夠更深層次地清朗我們的網絡環境。

“雖然相關法律對未成年人保護有所規定,比如禁止未成年人文身、禁止對他們出售香菸,但法律法規的真正落地是很具體的,這一過程中需要線索,需要執法者,還需要各個相關部門聯動處置,這樣才能達到比較好的效果。”張玉霞表示,黃浦區的網絡清朗行動,其實就是在把法律落地的同時多方聯動,以達成最優的治理效果。“這就不再僅僅是各部門的‘治標’,也是大家共同聯動的‘治本’。”她說。

來源 | 澎湃新聞

責編 | 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