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傷、拒學比例增 醫:都與「這事」有關

醫師觀察,孩子從小就養成看手機吃飯,容易造成過度使用手機與網路成癮,對心理健康發展會產生影響。(曹婷婷攝)

上個月一名鋼琴家在一次直播演奏後墜樓身亡,直播時還遭網友嘲諷;社羣網路使用頻率高,已造成青少年心理健康影響,醫界觀察,近年青少年自傷、自殺比例逐年增加,與過度上網使用、不當社交媒體社羣交流、遊戲成癮有關。嘉南療養院一般精神科主任張耿嘉指出,網路成癮還可能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衍生霸凌、拒學等問題。

「過度倚賴網路社羣,鍵盤酸民、網路霸凌,已經成爲新世代面臨的創傷!」張耿嘉表示,使用手機問題可分成三部分,一是過度上網使用,二是不當社交媒體羣組交流,這在相關研究顯示,自傷自殺青少年會使用相關羣組討論、分享,產生模仿效應,第三則是遊戲成癮,遊戲成癮2018 年更被被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定是一種精神疾病。

他剖析,從文化現象面來看,很多青少年很小的時候就養成看手機、平板習慣,常在公共場合會看見父母爲了不讓孩子哭鬧,希望好好吃一頓飯,提供手機讓孩子邊吃飯邊用手機看卡通,長大了也就不易戒除。

張耿嘉說,過度使用手機造成身心健康影響,除了青少年近視問題嚴重外,持續長時間使用手機,也加重注意力不足、人際互動受影響,目前遇到不少拒學案例,有的甚至從國小就出現拒學,「因爲學校沒網路好玩」,孩子把網路社羣看得比什麼都重要。

他說,青少年過度倚賴及看重網路社交媒體、社羣社交圈,相對心理容易感到挫折,對心理健康發展是一種隱憂,嘉南療養院目前也推出親職介入團體,鼓勵家長多跟孩子互動,用餐時以聊天、親子溝通取代看手機。

此外,「健康臺灣推動委員會」也倡議比照國外在校園推出「社會情緒學習」,希望學校發展青少年社交心理訓練,針對網路、同儕各種互動,教導孩子如何辨識情緒,提升心理韌性及心理覺察能力,減少受到網路影響。

時下短影音盛行,他也呼籲,常看短影音對心智認知功能是一種傷害,也會造成集中力、注意力跟思考能力有不好影響,他透過演講、看診也常鼓勵大衆應該儘量少看,大人因腦部已發育,相對影響較小,但對下一代影響就大了,鼓勵家長帶頭改變做起。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1925或張老師專線:1980。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勇於求助,遠離網路霸凌!檢舉網路霸凌iWIN熱線:02-2577-5118、教育部反霸凌投訴專線: 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