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變騙捐,平臺應把好關

原標題:求助變騙捐,平臺應把好關

□ 江德斌

因罹患霍奇金淋巴瘤,現年29歲的蘭某飛通過水滴籌發起目標90萬元的籌款。然而發起籌款不到一個月,蘭某飛就因在多個微信羣曬新房照片遭到羣友舉報,水滴籌也將其籌款通道關閉。水滴籌官方11月7日發佈聲明稱,蘭某飛多次向平臺隱瞞家庭房產,目前所籌集的超27萬元善款將全部退還。

個人的求助與捐助不屬於慈善範疇,而是私域的互助互救行爲,法律對此並未禁止,所以個人在遇到疾病等困難時,可以通過籌款平臺、社交媒體等渠道尋求大衆的救助。但是,針對“因疾病等原因導致家庭經濟困難”的個人求助,2023年新修訂的慈善法附則規定,求助人和信息發佈人應當對信息真實性負責,不得通過虛構、隱瞞事實等方式騙取救助。由此可見,蘭某飛在籌款時多次隱瞞家庭房產信息,屬於典型的騙捐行爲。

近些年,隨着網絡上個人求助行爲不斷增多,籌集的資金量大幅增加,由此引發的問題也日益凸顯,主要涉及騙捐、詐捐、濫用善款、平臺誘導捐款等,產生了不良的社會影響。假作真時真亦假,騙捐發生多了,再遇到此類求助信息時,部分民衆往往會質疑信息的真假,不願捐助。由此可見,騙捐行爲不僅害人害己,還會波及無辜,導致真正有需要的求助人向社會求助時遭遇困阻。

爲防範騙捐等不法行爲,籌款平臺與監管部門需緊密協作,形成合力,共同打擊騙捐行爲,讓每一份愛心都能準確無誤地送達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手中。

一方面,籌款平臺應完善審覈機制,全面覈實求助者信息,包括求助者的家庭財產狀況、病情診斷證明、治療費用預算等關鍵信息。可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對籌款信息進行分析驗證,及時發現、攔截騙捐行爲。同時,還可引入第三方機構,對求助信息進行詳細審覈、調查,對網友舉報的違規線索及時進行確認、處理、反饋,構建全方位審覈機制,降低平臺內虛假籌款和求助者隱瞞真實情況的風險。

另一方面,監管部門應加強對籌款平臺的指導和監督,確保平臺嚴格履行信息真實性查驗、捐助資金管理等責任,對平臺存在的違規行爲進行及時糾正和處罰,並公開曝光典型案例。促使籌款平臺自覺履行社會責任,共同維護個人求助籌款的健康生態。(江德斌)

(人民法院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