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國國際海運量接近全球三分之一

經濟日報北京7月11日訊(記者齊慧)2023年,中國的國際海運量已近全球海運量的三分之一,長江三峽樞紐、西江長洲樞紐和京杭運河等船閘通過量再創新高,重點物資和國際集裝箱運輸服務保障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

這是記者11日從2024年中國航海日主論壇暨全國航海日活動周啓動儀式上獲悉的。當日是第20個“中國航海日”,主題爲“智慧航海 暢行未來”。

論壇還發布了《2023中國航運發展報告》。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水運建設投資完成2015.7億元,同比增長20.1%,一批重大工程進展加快,小洋山北作業區集裝箱碼頭工程水陸域全面開工,平陸運河工程全線動工建設;全國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完成1018萬標箱,同比增長15.9%;一批國內精品旅遊客運航線亮點紛呈,國際郵輪運輸全面復航;海運船隊規模保持世界前列,國產LNG運輸船和國產郵輪設計建造取得重大突破;全國已建電子航道圖覆蓋航道里程超過5700公里,長江干線電子航道圖實現全覆蓋。

我國港口的自動化程度也達到較高水平。目前,我國已建和在建的自動化集裝箱碼頭規模均居世界前列,掌握了設計建造、裝備製造、系統集成和運營管理全鏈條的關鍵核心技術,總體應用規模和技術水平處於國際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