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打舔狗排斥大片,於是電影行業涼了

有很多事情是違背直覺的,比如國內電影行業涼了這事,我發現很多人顛倒了因果。

有一個很經典的案例分析:現代戰爭中騎兵的淘汰。

現代戰爭中騎兵爲什麼被淘汰了?這個問題你去問100個人,90個人的答案會是,因爲機槍。

很多電影也熱衷描述這個場景,陣容整齊盔甲精良的騎兵部隊在機槍面前猶如麥子一般被收割,大人,時代變了。

但事實是直到一戰,騎兵部隊還活躍在戰場上,

1914年俄軍有34個半步兵師和12個半騎兵師,德奧軍有52個半步兵師和11個騎兵師;

到1918年呢,俄軍有173個步兵師和數十個騎兵師,德奧土保聯軍總共有81個半步兵師和18騎兵師。也就是不論協約陣營還是同盟陣營,在戰爭中都擴建了騎兵部隊。

難道一戰的各個參戰國,兩邊的將軍參謀都是傻子嗎?沒有用的部隊還繼續投入資源嗎?

答案是:馬克沁和鐵絲網組成的塹壕陣地,騎兵衝不動,但步兵也衝不動,所有人都衝不動機槍陣地的情況下,騎兵並沒有顯示出劣勢。

反倒是兩邊塹壕對塹壕陷入僵局的時候,騎兵部隊能繞過陣地進行大範圍偵查,利用高機動性找到敵方防線弱點並快速突破的優勢,得到了更大的發揮。所以就有了一個違背直覺的現象,充斥着機槍和鐵絲網的戰場上,騎兵部隊反而是在增多的。

理解這個本質自然也就猜到了後續。高機動性,能大範圍機動,對敵方防線弱點快速突破,這不就是古德里安隆美爾坦克師那套嗎?

所以事實就是,並不是馬克沁機槍淘汰了騎兵,而是坦克的出現才淘汰了騎兵,淘汰方式是過去騎馬的人,現在改騎坦克了。

一個事物並不會因爲天敵出現被淘汰,而是被同一個生態位上做的更好的同行淘汰的。

那這個和今天我們說的電影有什麼關係呢?

很多人認爲電影式微是技術原因,是短視頻取代了電影

NO,幾年前業內並不是這個觀點

去翻過去報道,你會發現在前幾年短視頻崛起的時候,電影人不但不認爲短視頻會衝擊電影,還認爲短視頻會是電影的營銷工具,能拉動更多票房。

比如賈樟柯2020年的採訪就認爲,網絡播放取代不了電影院

陳可辛呢,2017年的採訪,他不但不認爲互聯網會搶走觀衆,還認爲短視頻等平臺對電影是極大利好,能讓電影人多幹50年!

甚至張藝謀到2024年都認爲,短視頻無法取代電影院的觀影體驗。

那是不是這些大導演不接地氣呢?不是的

我去翻了當年知乎的歷史問題,發現很多業內從業者,也是這麼認爲的。

比如2021年就有回答認爲短視頻絕無可能取代電影,因爲短視頻無法承載90分鐘電影的故事體驗。

這可是不是外行,是編劇話題下優秀答主。

類似回答還有不少,很多都是文娛領域相關從業者,都認爲電影的故事性和深度不是短視頻可以取代的。

那麼,問題來了,是不是電影行業閉門造車,從頂層大導演到一線從業者,所有人都不接地氣,沒有意識到互聯網行業的衝擊呢?

還真不是

因爲我翻了當年報道,發現當時不止電影行業,哪怕是互聯網從業者自己也這麼認爲。

2018年時,多家電影公司攜手抖音,片方,營銷方,演員齊上陣,大家都認爲抖音能增加電影的宣發效果。

包括咪咕等互聯網平臺,當時也在嘗試電影和互聯網社交的結合。

很多網友也指出,短視頻無法取代電影,正如當年電視無法取代電影一樣,因爲電影還附帶有社交作用,新一代城市青年約會的一大場景就是電影院。

那是不是這些人的認知都錯了呢?

依然不是,因爲當年就有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就是創造了票房奇蹟的戰狼2

戰狼2在刷新華語電影票房記錄的過程中,首次啓用了短視頻方陣進行宣傳,並被許多人認爲起到了重要作用。

包括2018年每日經濟新聞的報道也認爲,從數據來看,社交營銷對電影首日預售票房佔比提升至36%,互聯網宣發是在提升電影宣發效率的。短視頻渠道不但吸引到了觀衆注意力,還結合便捷的網絡購票流程,拉動了更多人進電影院。讓大年初一看電影成爲新民俗。

至此,答案很明朗了,站在2018年前後這個時間節點,其實電影人並沒有說錯。大家也可以回憶一下當時對短視頻和電影的討論,大多是說未來的可能性,沒人敢想象五年內短視頻就衝擊到電影。

因爲電影院確實能帶來短視頻無法提供的體驗

當時電影行業正是戰狼2,流浪地球,復聯3縱橫屏幕的時代,且被認爲是國產電影工業崛起元年。

這些特效大片就是需要電影院,就是要在超級大屏幕上纔有最好的體驗,所以短視頻宣傳會吸引用戶注意力,但最後觀衆還是得買票進影院才能得到完整體驗。阿凡達推動了國內3D屏幕的普及也是這個情況,很多觀衆爲了更好的觀影體驗,寧可排隊也要去有3D屏幕的影院。

其次就是電影附帶的社交屬性,這個很容易理解,當代城市青年約會的一個主要場景就是電影院看電影,一對情侶每週末約會一次,就是實打實的兩張電影票。有一些狠人過年期間頻繁相親,一部電影甚至會看三遍。

而且這屬於實打實的剛需。因爲新一代年輕人娛樂方式不多,適合兩個人的更少,所以看電影對於許多情侶來說是剛需,你很難想象一對情侶大冬天約會,不去商場看電影吃飯,跑去公園吹冷風吧?也就是情侶是不挑影片質量的,人家要的就是在電影院一起待上兩小時,之後逛街吃飯。

這是絕絕對對的基本盤保底盤。當時有一部現象級電影你們還記得不,韓庚的前任3。

評分一般宣發一般,口碑也一般,最後狂砍十幾億票房一度成爲票房冠軍。當時無數影評人痛心疾首,這樣的爛片怎麼就拿到票房冠軍了呢?觀衆審美水平有待提高啊!

結果後來一拉數據,前任3的年輕觀衆佔比最高,24歲以下觀衆佔比達到70%,大量年輕情侶撐起了票房大盤。

以下幾部電影,你和女朋友約會去電影院,請問你們會選哪部?就是前任3啊。

電影票是情侶買的,又不是你影評人買的。

這種社交屬性,是短視頻根本無法取代的。

所以短視頻無法取代電影,不是隨便下的結論,而是建立在特效大片,社交屬性這些非常明確無法被替代支撐點上的。

特效大片保上限,一部好的大片可以賣出近百的票價,大家還要排隊進影院。

情侶用戶保下限,只要有大量戀愛羣體,那麼你再爛的片也有人消費。

只是沒有一個人猜到,以上兩大支柱,在五年內都被推翻了。

首先是流浪地球2輸滿江紅,絕絕對對砸自己飯碗的操作。

電影院線因爲利益分成等因素有排片傾向不是不可以,但問題是,既然要講利益,那你就得真正全盤的看利益。流浪地球是非常典型的特效大片,屬於必須要在電影院大屏幕上纔有最好體驗的那類大片。這種片子,我覺得哪怕分成低幾個點,電影院也得幫場子。因爲這是最能拉動觀衆進電影院的影片類型。假如所有電影都是這種特效大片,那電影院要笑死,什麼盜版片短視頻,都是爲我導流。

這個道理不止我知道,香港導演就很清楚。早年香港電影是可以和好萊塢一較高下的。

好萊塢拍廊橋遺夢,香港拍甜蜜蜜,他們覺得好像也不差多少呀,我和好萊塢五五開好吧。

結果好萊塢回頭掏出什麼侏羅紀公園泰坦尼克,超級大片直接打爆全球票房,香港電影瞬間兵敗如山倒。

張藝謀也懂這個道理,當年張藝謀是用《英雄》開創了國產電影大片時代。但問題是張藝謀早年電影非常不錯,不論是《紅高粱》還是《一個都不能少》《秋菊打官司》都是非常優秀的故事片,爲什麼不繼續用這個思路拍呢?爲什麼要去搞英雄呢?

事實是張藝謀自己都明白,大片,尤其是吸引觀衆進電影院的大片,就是得要大投資,大明星大場面,就是要帶來一個人家裡碟片機前沒有的體驗。一個都不能少這種電影,一個人坐在家裡靜靜的看也能仔細品味,但英雄這種大片,就是能吸引大家進影院。

爲長久考量,電影院就是得要幫特效大片,只有特效大片才能拉人進電影院。

如果說剛剛這個是砸自己飯碗,那麼下面的操作,就是真正刨自己祖墳級的操作了。

那就是女性主義敘事對年輕羣體婚戀的影響,這兩年國產電影熱衷於搞女性主義敘事,或者直白一點,打拳電影。

然後帶來一個結果,情侶去看電影,開開心心進影院,怒氣衝衝吵架出來。比如典型的《好東西》,情侶進去分手出來,她們還覺得把男性看破防了是好事。

咱們來分析一下

線下電影的主力大盤,最優質消費者,是情侶用戶沒錯吧

不挑情節不挑劇情,只要電影院排片人家就看對吧

然後現在你把人家打分手了打破防了,年輕情侶要麼分手,要麼乾脆遠離電影院,然後你好奇,爲什麼現在用戶不進電影院了

你說有沒有可能,消滅情侶,和沒人看你電影,這兩者有一定的邏輯關係?

有人可能說了,那沒有情侶,也有別的用戶啊?

考驗智商的就在這裡了

我認爲情侶用戶是最優質的電影用戶,絕對的基本盤,因爲這個羣體可以起到保底作用,不管你電影多爛,只要有排片,情侶用戶肯定會進影院。

其他用戶,我們假設一下

一個閱片無數,張嘴希區柯克,閉嘴黑澤明,法國新浪潮如數家珍的文藝青年,看了你的各種電影,會給出好評?

或者說,一個8G衝浪,起手豆瓣小組,接着微博超話,常年混跡抖音知乎的資深網民,會信了你的各種宣發?

用腳趾思考一下,這可能嗎?

情侶用戶就是最不挑的用戶了,其他用戶不論是資深觀影羣體還是資深網民羣體你們更難忽悠。

可國內結婚率,這幾年是全線下滑的。

帶來的直觀影響就是情人節禮物消費全線崩盤,舔狗經濟結束。

但很少有人留意到,電影市場其實也屬於舔狗經濟一環,也會被影響

很多爛片女性不會主動去看,但如果有舔狗買票,女方還是願意進影院的。現在舔狗經濟結束,這個羣體必然不會繼續消費。

某種意義上,電影行業打拳,比教師行業打拳還抽象,教師行業打拳是打掉自己未來飯碗。

電影行業打拳是打掉現在飯碗,現在立刻馬上,分手一對情侶,每個週末你就少兩張電影票。

簡直是思配苦的典型案例。

所以電影行業涼了這個問題,關鍵並不是短視頻行業的衝擊,

背靠特效大片,擁有社交屬性的電影行業其實並不怕短視頻衝擊。

真正讓人無法理解的問題是,爲什麼電影行業,非要拋掉獨一無二的特效大片體驗,扔掉情侶用戶社交需求,跑來和短視頻卷劇本殺。

龍王歸來短視頻,五分鐘能出現十次反轉,你怎麼碰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