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都ETF沒半張個股…固定時間買股息進當天就全買! 專家:操作就是如此簡單

臺股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照

終於收到7月份對帳單,依舊只有買進紀錄(全部買進ETF,市值型ETF爲主,沒有個股),沒有任何賣出。爲避免不必要的風波,不再公開買進標的。

臺股於7月11日創下24390.03新高,市場一陣歡騰,隨後大盤開始急跌,8月5日跌至波段低點,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總計重挫4559.15點,跌幅是驚人的18.69%。市場開始出現雜音,有人建議保留銀彈暫時觀望、有人建議先停利出場、也有人認爲泡沫跡象已經現蹤。幸好8月5日過後,市場恐慌情緒緩解,美國經濟數據也沒有那麼糟,股市逐步收復失土。

7月份買進筆數大增,是因爲7月份股利密集入帳,每入帳一筆股利,立刻進場買零股,因此對帳單洋洋灑灑一整欄,8月份對帳單買進筆數大概也是這麼多(8月份也有多筆股利入帳)。

轉投資ETF之後,操作就是變的這麼簡單,只要相信臺股與美股長期持續向上,何必煩惱何時該進、何時該出?Buy and hold,持續買進、長期持有。

如果想稍微積極一點操作,版主的做法是,除了每週定期買進,只要投資標的跌破月線,加碼金就會分批出動;一旦加碼金用完就停止加碼,即便繼續跌也不可挪用其他預算。臺股加權指數於本月初經歷一波小小股災,如今已回血不少,站回周線與月線,但依舊在季線之下。版主認爲,大盤還在季線之下,是不錯的加碼點,想積極加碼市值型ETF的版友,版主認爲現在依舊是不錯的時機

版主不知道股市何時會恢復樂觀、何時恢復多頭走勢,也許一個月、也許一年,這都不重要,因爲超長期來看,臺股與美股多頭格局沒有改變,堅守原本的存股紀律就是最佳策略。如果害怕短線空頭走勢,就暫時遠離市場。

存股路漫長,做好各項財務規劃,嚴守紀律、堅定執行、當買則買,時間就是我們最好的朋友。

版主會一直買,直到安穩離開職場。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投資觀點與紀錄,並非建議。申購前自行評估風險,並詳閱公開說明書。※

◎本文內容已獲 存股方程式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