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開幕,一年以來委員們的提案採納情況如何?

2024年全國“兩會”進行時。3月4日下午3時,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舉行開幕會。此次會議應出席委員2162人,實到2093人。應邀出席會議的有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同志,黨和國家其他領導同志,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以及外國駐華使節、海外華僑等。

開幕會的議程有三項:通過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議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代表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作工作報告;全國政協副主席高雲龍作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以來的提案工作情況報告。

協商活動94場次,共5087人次參加

王滬寧介紹,過去一年, 全國政協常委會舉辦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專題協商會、雙週協商座談會、遠程協商會、提案辦理協商會、界別協商會、對口協商會、專家協商會、重點關切問題情況通報會等各類協商活動94場次,共5087人次參加、1602人次發言。

就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等開展系列調研,圍繞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專題協商,舉辦4次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座談會,開展政協委員談經濟等系列活動,助力提振發展信心。

召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針對新污染物治理、新能源產業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推進國家水網建設等問題開展研究。

加強同地方政協溝通協調,就相關議題開展聯動協商。制定加強和改進民主監督工作實施意見,發揮協商式監督優勢,圍繞“十四五”規劃實施中的10個重點問題接續開展專項民主監督,92人次參加。推薦21名委員擔任國家監委特約監察員、30名委員擔任最高人民法院特約監督員、10名委員擔任公安部黨風政風警風監督員。

立案提案4791件 督辦重點提案72項,辦復率99.9%

高雲龍介紹, 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以來, 廣大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各專門委員會共提出提案5621件,經審查立案4791件。立案提案中,委員提案4322件,集體提案469件,其中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提案356件。遴選並督辦重點提案72項。截至2024年2月底,99.9%的提案已經辦復。

經濟建設方面,提出提案2200餘件。有關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優化國有資本佈局和結構調整等提案建議,在國有企業深化改革提升行動方案中被採納。優化中小企業營商環境、引導民營企業加強自身建設等提案建議,在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中得到體現。相關部門採納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重點產業鏈自主可控等提案建議,開展布局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等工作。加快農業核心種源研發等提案落地見效。進一步恢復和擴大消費等提案建議,被吸納到促進汽車和電子產品消費、健康消費、綠色消費的若干措施之中。推進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等提案建議,爲推動制定《金融穩定法》提供參考。積極吸引外國投資等建議,推動相關部門修訂境外投資管理辦法等。

政治建設方面,提出提案500餘件。針對建立健全“深度協商”工作機制等提案建議,全國政協在制定專題研究工作辦法等制度時予以採納。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等提案,爲有關部門制定開展主題教育相關文件提供了有益參考。加強宗教人才培養規劃等提案,在加強宗教工作“三支隊伍”建設的意見等文件中得以體現。修改刑法、民事訴訟法等提案,爲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提供了重要參考,相關提案涉及的28個立法項目有19個列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知識產權基礎性法律等提案,在強化知識產權法治保障等相關制度中得到吸納。

文化建設方面,提出提案400餘件。把新時代10年發展成就全面融入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等提案,在《愛國主義教育法》中得到體現。深化中國邊疆史研究、抓好中華民族史教育等提案,有關部門在編纂《新編<中國通史>》、《中華民族史》時借鑑吸收。加強網絡文明建設等提案,助力有關部門細化工作舉措。發展鄉村文旅產業等提案,推動有關部門制定了配套政策文件。提升中華文化傳播效能等提案,助力完善中華文化“走出去”工作協調機制。

社會建設方面,提出提案1500餘件。加大高校畢業生就業支持力度等提案,有關部門積極採納,健全完善勞動者權益保障機制。完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等提案,推動有關部門制定《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針對加強居家養老護理員隊伍建設等提案,有關部門持續開展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採納支持國家實驗室全面展開科研任務攻關等提案建議,有關部門從完善管理體制等方面完善政策措施。促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防範和打擊電信詐騙等提案,有效助推平安中國建設。

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提出提案700餘件。針對支持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等提案建議,有關部門細化長江經濟帶發展2023年重點工作安排。有關部門採納開展草原普查等提案建議,專題研究啓動全國森林草原普查工作。統籌規劃農村改廁等提案,爲促進農村人居環境質量提升提供參考。完善全國統一碳市場建設等提案,助推重啓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市場。有關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等提案建議,爲制定《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