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導體科研要角施敏 獲頒未來科學大獎
陽明交通大學終身講座教授施敏因爲在半導體研究有卓越表現,獲得今年「未來科學大獎」。(陽明交大提供/林志成臺北傳真)
有「華人諾貝爾獎」之稱的「未來科學大獎」9月12日公佈獲獎名單,陽明交通大學終身講座教授施敏因提出基礎性的金屬與半導體間載子傳輸理論,引領全球半導體元件開發,獲頒「數學與電腦科學獎」,11月將於北京受獎。
未來科學大獎成立於2016年,是大中華區第一個由科學家和企業家共同創立的民間科學大獎,設立「數學與電腦科學獎」、「生命科學獎」與「物質科學獎」,授予具科學突破、重要科學發現的科學家,每年每獎項均頒百萬美元獎金。
施敏1963年取得美國史丹福大學電機博士,進入知名研發重鎮貝爾實驗室 。但在1968-1969年,特別請長假回國指導他的第一位博士生張俊彥,提出金屬與半導體間的電荷流動理論和傳輸模式,奠基過去50年在積體電路元件中最爲關鍵之歐姆與蕭特基接觸,使得晶片產業能夠依照「摩爾定律」持續擴展,成爲各類電子系統不可或缺之要件。
在此之前(1967年),施敏和貝爾實驗室同事姜大元博士,共同發現了「浮閘記憶體效應」(Floating-gate memory effect)。由此理論的基礎概念衍生出多種記憶體,其中「快閃記憶體」爲目前所有移動電子產品的核心元件。
此外,施敏於1967-1969年所撰寫的《半導體元件物理學》,起先用於交大電子研究所上課講義,很快受到全球矚目,翻譯成六國語言、發行超過300萬冊,被全世界半導體和積體電路領域師生、研究人員及相關產業不斷地引用,爲全球最暢銷的「半導體界聖經」。
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輪值主席、交通大學前校長張懋中表示,科委會由國際知名科學家組成,評選過程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全方位瞭解獲獎人的研究成果與國際科學界的地位與影響力,每一位獲獎人的誕生,都來自科學界客觀公正的評選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