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核融合競爭下 歐盟所面臨的困境

國際熱核融合實驗反應爐示意圖。(ITER)

義大利前總理暨歐洲央行前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9月爲歐盟執委會撰寫一份近400頁的政策報告,其中談到歐洲能源系統的安全和競爭力至關重要,特別提到核能在未來能源中的重要地位,其中核融合技術被視爲重要發展領域。面對美國、中國大陸的競爭,歐盟卻面臨零組件供應鏈問題、資金短缺以及政策問題。

歐盟專業媒體《歐洲動態》(EurActiv)29日報導,德拉吉指出,位於法國的國際熱核融合實驗反應爐計劃(ITER)自2006年啓動以來,成功讓歐盟在全球核融合研究中處於前段班,還投資數十億歐元於相關產業。然而,核融合的實際應用仍需數十年,需進一步投入和努力。

報告中呼籲了歐盟發展核融合能源創新策略,併成立公私合作伙伴關係,以促進商業化。這需要「明確的技術發展路線圖」,讓公共和私人投資相互配合。

全球核融合競爭加劇,歐洲面臨來自美國、中國大陸和南韓的激烈挑戰。核融合需要的主要燃料氘和氚相對容易獲取,但其他重要組件供應鏈複雜且脆弱。供應鏈中的主要挑戰之一在於,生產超導磁鐵和真空腔體等專業零件的供應商數量有限,任何中斷都可能影響進展。

根據2024年的核融合產業協會(Fusion Industry Association)報告,全球核融合供應鏈支出已從2022年的4.85億美元增至2023年的6.12億美元,並預計2024年將再增加21%。然而,冷凍設備、高溫超導線、電力電子和真空腔體等關鍵組件供應存在風險,若無長期穩定的資金和政策支撐,供應鏈將難以滿足未來需求。

核融合企業擔心歐盟缺乏商業獎補助,也認爲複雜的出口和進口規範可能妨礙零件取得,尤其是前述的多種關鍵零件。歐盟的核融合新創企業與美國、歐洲同類型公司相比,資金籌措困難。核融合產業協會的歐盟總監麥清(Cyrille Mai Thanh)指出,歐洲的科研生態系雖然領先,但需克服資金和政策問題。

歐盟執委員會已將核融合列爲重點研究發展領域。德拉吉報告希望促使歐盟縮小競爭力差距,加大研發投資、強化供應鏈保障,並促進與民間部門合作,以推動核融合進入商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