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咖啡瞄準陸3000億人民幣市場 上海成進口首選地

全球咖啡瞄準中國3000億大市場。(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據界面新聞報導,今年,袁曦遠所在的華成信達貿易公司首次參展進博會,帶來了包括包括牙買加藍山、巴拿馬瑰夏、蘇門答臘貓屎在內的多款咖啡豆。他表示,這幾年大陸國內咖啡市場持續走高,消費者的口味也更挑剔,公司選擇在距離上海港僅200多公里的寧波自建工廠,直接進口生豆烘焙後,再發往全國,以保證咖啡品質和新鮮度。

前來試喝、諮詢的展商與專業觀衆擠滿了展區,採訪間隙他不時扭頭回答大家關於咖啡風味的問題。他透露,這幾天,永輝超市、胖東來等大型商超已拋來橄欖枝,自己對拿到訂單充滿信心。

袁曦遠的信心,一方面來自於持續擴容的咖啡消費市場。

2023年中國咖啡產業規模達到2654億元(人民幣,下同),預計2024年將增至3133億元,近三年年均複合增長率17.14%。全國咖啡消費者總數接近4億人,咖啡年消費量達28萬噸。過去十年,中國人均咖啡消費杯數從3.2杯增至16.74杯。

「上海港、通關便利、物流優勢加上本地消費,最終從上海輻射全國。」另一方面,從業近20年的袁曦遠看好上海的支點作用,他表示,區位、市場優勢乘着進博會、自貿區等平臺的開放東風,是上海未來撬動國內乃至全球咖啡市場的根本所在。

事實上,自首屆進博會開幕以來,全球各國都瞄準了中國的咖啡市場。除了美國、加拿大等傳統咖啡消費國及巴西、肯亞、洪都拉斯等主要出口國,這兩年,緬甸、越南、印尼等亞洲國家也逐漸加入進博朋友圈。

海南省農業農村廳發佈的《海南2023咖啡產業發展報告》顯示,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咖啡消費數量佔全球總量的20%,咖啡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30%,是全球重要的咖啡消費市場和生產區域。多位行業專家認爲,亞洲是世界咖啡消費增長最快的地區,未來將是全球咖啡消費的核心地帶。

當前,亞洲咖啡正跑步進入上海市場,希望將上海作爲進入中國的首選地,借力走向全國。

今年,亞洲咖啡協會帶着6個品牌20多個品種的豆子首次參展進博。

亞洲咖啡協會是2015年由中國、越南、泰國等20多個亞洲國家發起,2017年7月註冊登記的亞洲區域的咖啡行業組織,在雲南昆明設立唯一代表處。該組織旨在制定亞洲咖啡標準,建立亞洲咖啡價格體系,扶持亞洲咖啡品牌。

緬甸咖啡協會主席吳耶敏表示,緬甸咖啡採用遮蔭種植,風味獨特,而且不用化肥,希望此次能在進博會上擴大知名度,打開中國市場。

越南是世界上最大的羅布斯塔咖啡豆生產國,出口量排名僅次於巴西,位居全球第二。產量高峰期達到170萬噸,是阿拉比卡咖啡產量的25倍。

越南中原傳奇咖啡集團大中華區副總經理何偉標告訴界面新聞,近年來,羅布斯塔咖啡豆以產量、風味、價格的優勢逐步得到市場認可。

2022年,中原傳奇首家海外旗艦店在上海南京西路開業,這是中原傳奇佈局海外市場的起點。何偉標告訴界面新聞,越南當地媒體稱之爲「這是比在紐約開店更轟動的商業行爲」。

何偉標表示,中國咖啡市場和產業正迎來最好的時機,企業希望通過參展進博,快速爲中國市場知曉,也希望加強與政府部門及行業協會的合作,通過咖啡貿易、深耕產業鏈,打造核心優勢,助力中國咖啡產業的發展,實現共贏。

海南省是中國羅布斯塔咖啡豆的主產區。界面新聞獲悉,中原傳奇已與澄邁縣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打造咖啡產業品牌示範項目,合作內容包括打造咖啡聯名品牌、打造中原全球咖啡加工代工中心、建立國際化羅豆咖啡標準體系、建立國家級咖啡進出口交易平臺等。

進博會也讓越來越多亞洲咖啡走入中國。

早在2019年,東帝汶展出的貓屎咖啡等產品,以「世界上最貴的咖啡之一」引發熱議。咖啡是東帝汶主要出口產品,佔出口貿易總量的90%,隨後,東帝汶在自貿區搭建了常態化經貿交易展示平臺,迅速打開國內市場。今年,綠地全球食品館帶來108個海外品牌超過800款商品,東帝汶咖啡豆成爲中國首發新品。

亞洲咖啡協會秘書長陳振佳在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表示,儘管咖啡市場前景廣闊,但人均咖啡消費杯數要達到世界平均消費量,中國每年還要增加162.35萬噸供應量。

陳振佳看好精品咖啡市場的發展,他認爲,平民化、規模化將是未來精品咖啡的發展趨勢。咖啡企業要關注加工技術創新,通過精品速溶、冷萃和即飲咖啡等創新加工技術擴展精品咖啡深加工市場。

上海齊聚了咖啡產業全要素,例如進出口貿易、咖啡深加工、賽事、資金、人才等,是中國在世界咖啡版圖中的重要一環。《中國城市咖啡發展報告》(下稱《報告》)顯示,2023年上海咖啡門店數總計9553家,較2022年增加1023家,門店總數領跑全國。

對咖啡飲品的需求,也帶動了上海口岸咖啡豆進口規模擴大。據上海海關統計,今年前三季,上海口岸進口咖啡生豆36.5億元,同比增長67.8%。

政策層面,上海融合商品進口、保稅倉儲、分撥配送、展示銷售、零售推廣及售後服務等功能的貿易服務鏈,持續增強進口集散功能,對於咖啡產業生成強大支撐護航作用。

2022年,上海港虹橋咖啡貿易平臺旗下的國際咖啡貿易平臺在進博會上發佈上線,成爲全國首個咖啡大宗跨境交易平臺。

大陸業內人士表示,在國內咖啡貿易不斷增長繁榮的背景之下,平臺上線之後,有利於中國咖啡在國際咖啡貿易中發出「中國聲音」,在咖啡價格指數中獲得「中國價格」定價權,助力上海成爲全球咖啡貿易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政策落地後,輻射帶動作用日漸凸顯。

2023年上海企業進口咖啡金額3.6億美元,同比增長10.2%,其中未焙炒未浸除咖啡鹼的咖啡(生豆)進口占比34.7%。出口方面,北京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院今年曾撰文指出,中國咖啡出口主要集中在上海、雲南等地區,上海正逐步成爲咖啡產業對外出口的支撐點。

「依託上海貿易平臺強大的集散能力,上海咖啡企業正在全國形成獨一無二的輻射影響力。」《報告》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