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成暖爐!今年5月熱傷害已335人 比去年「整月」多一倍

全臺暖爐!今年5月熱傷害已335人次,比「去年整月」多一倍!(圖/記者季相儒攝,下同)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連日高溫,讓全臺成了「暖爐」,熱傷害就醫人數也跟着氣溫飆高,根據衛福部統計,今年(107)5月至今,熱傷害就醫已經有335人次,5月還沒過完就已經超過去年(106)5月「整月」的160人次,足足多出了一倍多。國健署提醒,任何人都可能會發生熱傷害,建議避免在上午10點至下午2點外出,尤其是嬰幼童長者要特別注意。

衛福部彙整全臺180家醫療院所的熱傷害急診就醫通報資料,截至5月28日,因中暑、熱暈厥和熱衰竭等熱傷害就醫急診的民衆已高達335人次,和去年相比已經是翻倍成長。國健署指出,尤其每年七、八月更是中暑等熱傷害的高峰期單日大暑將至,氣溫將持續攀升,可能會有更多人發生中暑等熱傷害。

今年5月到底有多熱?臺北市27日中午11時17分氣溫飆到38.2 ℃,創下了122年來的5月最高溫,28日臺中下午13時14分高溫也飆到36.3度。國健署提醒,老人對於環境溫度變化反應較不敏感,排汗也較緩慢,此外,慢性疾病者,特別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者或是高溫、密閉空間職業從事者、居於公寓頂樓、缺乏適當通風空調設備,皆屬中暑高危險羣,應特別注意。

而中暑初期,會身體感覺很熱、皮膚幹且發紅、體溫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加快,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昏、頭痛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國健署強調若發生疑似中暑症狀,應儘速移離高熱環境,設法降低體溫,並可依據中暑5個處理步驟協助患者

▲國健署提醒,老人對於環境溫度變化反應較不敏感,排汗較緩慢,是中暑高危險羣。

【中暑處理5步驟】1.儘快移至蔭涼地方。2.鬆脫身上衣物。3.用水擦拭身體及搧風。4.提供稀釋之電解質飲料(如運動飲料)或加少許鹽的冷開水。5.儘快送醫處理(可撥打119或自行送醫)。

【預防中暑】1.減少於大太陽底下運動,尤其在上午10時至下午2時應儘量避免。2.注意溫度變化,熱天戶外應撐陽傘、戴遮陽或通風的帽子太陽眼鏡。 3.隨時補充水分,並儘量避免飲酒。4.穿着寬鬆透氣淡色衣服,以避免吸收紫外線。5.若需戶外工作,應更注意水分的補充及空氣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