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責不清 藍委轟大公廣四不像
針對文化部《公共媒體法》將整合公視、央廣、中央社、華視等單位並共組公媒集團,藍委質疑會「四不像」。圖爲公共電視大樓外觀。(本報資料照片)
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11日邀請文化部長鄭麗君列席業務報告,針對文化部新計劃大公廣集團,藍委柯志恩質詢文化部把公家媒體全部整合在一起,就叫做公共媒體嗎?「這會四不像」。
文化部上月召開《公共媒體法》修法草案說明會,將過去的《公共電視法》修正爲《公共媒體法》,未來將以一公廣集團、多法人、多頻道的概念,整合公視、央廣、中央社、華視等單位並共組公媒集團,期待成爲國家級的文化傳播平臺。
柯志恩:收購華視自相矛盾
柯志恩質詢,中央社是媒體?還是通訊社?公視跟華視合併就叫做「媒體公共化」嗎?柯志恩舉例像中央廣播電臺原本的設置條例已明訂央廣任務,但新版公共媒體法沒有將央廣功能完整融入,也沒有把中央廣播電臺跟中央社整合後的樣貌陳述完整。除此之外,柯志恩表示,中央社有通訊社功能,但公共媒體不等於通訊社功能,「這樣可以整合嗎?」
柯志恩表示,政府要積極收購華視民股,「這不正與黨政軍退出媒體自相矛盾?」公視加上華視就是「公共化」?文化部應該要把公共化背後的意涵說得更清楚。
鄭麗君指出,「公共」媒體不等同「國家」媒體,「這個公共性包括預算來源要獨立,才能維持獨立性、自主性,也纔會有公共性。」她表示,未來新的公媒集團董事會董監事組成要超越黨派,預算期待可以在《文化基本法》中明訂,未來公媒整合成立,對內提供公共資訊、服務多元族羣、強化文化平權;面對國際可與世界分享臺灣文化。
鄭麗君強調,目前所有包括公視、客家臺、原民臺等媒體預算起來約有30多億元,「但比起英國BBC等預算有2000多億元相距甚遠,但面對數位匯流的科技趨勢,我們必須整合,讓資源創造更多功效。」她說,華視現在只有無線電視事業公股處理條例,但華視的定位與願景都非常模糊,華視問題已經懸之多年,希望這次可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