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新冠後蕁麻疹變嚴重 元兇竟是咖啡
一名女性上班族長年有喝咖啡習慣,確診COVID-19後,蕁麻疹經常發作,經追蹤才發現咖啡是過敏原。(大林慈濟醫院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一名女性上班族長年有喝咖啡習慣,確診COVID-19後,蕁麻疹經常發作,經追蹤才發現咖啡是過敏原。(大林慈濟醫院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嘉義慈濟診所風溼免疫科醫師吳政翰表示,根據他2022年發表的研究成果,約7成蕁麻疹病人能透過飲食治療得到改善。(大林慈濟醫院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一名女性上班族長年有喝咖啡的習慣,之前偶而會出現蕁麻疹症狀,但她不以爲意,直到去年確診新冠肺炎後,蕁麻疹經常發作,且奇癢無比,讓她不得不求助嘉義慈濟診所風溼免疫科醫師吳政翰,經吳政翰協助用藥、追蹤過敏原後,才發現女患者的過敏原竟是她慣常飲用的咖啡,這在臨牀治療上,算相當少見。
嘉義慈濟診所表示,這名女患者蕁麻疹症狀在確診新冠肺炎後變得明顯且加劇,讓患者十分困擾,之前多次就醫皆未獲改善,直到在吳政翰協助下,女患者開始針對日常飲食抽絲剝繭,才發現自己喝完咖啡就會出現發癢、起疹子的過敏情形,且不論咖啡品牌、價位高低,都產生類似情形,才知道自己已經對咖啡過敏,直到戒除咖啡後,病情纔有顯著改善。
吳政翰表示,這位病人狀況很少見,主要是咖啡並不被認爲是主要過敏原,根據他2022年發表的研究成果,約7成蕁麻疹病人能透過飲食治療得到改善,雖然主流醫學文獻常表示蕁麻疹無法治癒,只能依賴藥物控制,但飲食調整實際上對許多病人都有幫助。
女患者是否因確診體質改變,導致咖啡成爲激發過敏病症原因?因目前沒有相關追蹤研究,難以下定論,但吳政翰說,很多蕁麻疹病人不是一開始就對某些食物過敏,而是人到中年後的某一個時間,突然發現某種東西不能吃,目前學理上還不能完全說明此現象。
吳政翰根據他臨牀經驗推斷,可能是病人本身雖有過敏體質,但一開始吃進去的有害物質可以被體內的消化酵素消化掉,當消化酵素被耗盡後,症狀就會開始出現,建議民衆,如突然發現自己原本能吃的食物成過敏原,不妨先試着暫時避開特定食物,且時間至少半年左右,讓身體充分恢復能量,或許是一種解決之道。
一般常見引起蕁麻疹的食物包括蝦、酒和花生等,吳政翰提醒,飲食引起的蕁麻疹與一般食物過敏不同,這些食物被稱爲假性過敏原,難以透過減敏療法改善,且血液檢查可能無法檢測出來。
由於大部分病人不會滿足於只是盲目吃藥控制,而是想要知道「我爲什麼會這樣」,吳政翰也建議,如果病情輕微,病人可以自行追蹤飲食反應,找出過敏原,經由飲食調整改善,若病情複雜,或一直找不到原因,則可尋求醫師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