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車大盤進一步萎縮,5月合資品牌銷量同比下降超兩成

合資品牌市場份額進一步下降。

乘聯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自主品牌國內零售同比增長12%至98萬輛,市場份額逼近60%(57.6%),同比增長7.3個百分點,而合資品牌5月零售僅爲49萬輛,同比下降21%。

分國別來看,其中,5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額18.6%,同比下降2個百分點;日系品牌零售份額14.8%,同比下降3.2個百分點;美系品牌市場零售份額達到6.7%,同比下降1.4個百分點。

在5月零售銷量排名前十的車企中,中國車企佔據四個席位,包攬銷量前五。其中,比亞迪仍爲銷冠,合資車企一起大衆排名第二,其次是吉利、長安和奇瑞。在這十家車企中,僅有比亞迪、吉利、奇瑞和特斯拉中國銷量同比增長,增幅分別爲21.5%、31.6%、59.3%和29.9%。

與自主品牌形成鮮明對比,除特斯拉中國外,排名前十的合資車企零售銷量均出現下降,其中,一汽-大衆同比降幅最大,達到了17.5%,上汽大會和廣汽豐田降幅在10%左右。與上月相比,一汽豐田跌出前十,特斯拉中國取而代之。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多年,上汽大衆、一汽-大衆和上汽通用經常壟斷“車市前三”寶座。但2022年起這種格局發生了變化,2023年合資三強中只有一汽大衆守住了前三,上汽大衆和上汽通用不在前五行列。如今,上汽通用已經跌出了前十。另一方面,此前幾年快速發展的日系車也只有廣汽豐田和東風日產位居前十。

今年5月,比亞迪零售達26.8萬輛,合資車企與其之間的差距已經拉大,排在第二的一汽-大衆零售量爲12.4萬輛,也是合資車企中唯一月銷量破10萬輛的車企,排在第六名的上汽大衆銷量接近10萬輛(9.5萬輛)。

在合資車企中,南北大衆之所以相對領先,除了原有的品牌和用戶基礎外,新能源產品的推出也貢獻了一定的銷量。5月,南北大衆合計批售新能源車1.9萬輛,佔據主流合資純電動市場45%的市場份額。

而當前,合資品牌新能源滲透率整體較低。5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59.8%,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32.7%,而主流合資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8.0%。

今年5月,國內燃油車零售銷量爲91萬輛,同比下降23%。在燃油車市場整體下降的背景下,部分頭部自主品牌的新能源產品已攻入合資品牌的核心細分市場,而錯失新能源汽車增量市場的合資品牌,正遭遇細分市場萎縮帶來的壓力。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場和出口市場獲得明顯增量,是其市場份額持續走高的重要原因。

崔東樹同時認爲,傳統燃油車銷量的下降也是導致5月國內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下滑的主要原因。數據顯示,今年5月,國內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爲171萬輛,同比下降1.9%,環比增長11.4%。不過,新能源車仍持續走高,5月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89.7萬輛,同比增長32.1%,環比增長13.8%。

而由於市場競爭激烈,當前車市價格戰仍在持續。乘聯會報告顯示,今年車市的年初價格戰啓動早、部分熱銷車型近20%的降價力度大,從2月春節後延續到4月底的時間跨度大,參與降價的車型接近去年全年的降價車型數量,因此形成消費者暫時對價格的極度觀望,加之消費者的消費預期偏弱,暫時抑制了春季車市的啓動;隨着4月末政策執行細則的出臺,積蓄的消費購買力在5月有所釋放,推動新能源車紅5月行情,走勢好於乘用車廠商預測團隊的預期。新能源車車購稅優惠政策6月1日起剔除200公里以下微型電動車等入門車型,因而5月車購稅優惠政策退出前的搶上牌因素也促進了新能源市場的持續增量。

展望6月車市,乘聯會報告認爲,乘用車市場進入半年收官期,各地方和車企努力衝刺銷量業績的意願很強烈,新車型交付量伴隨製造企業體系能力提升,快速釋放產能佔領先機,因此6月可能會是銷量走勢較好的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