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全球的科技創新上一個新的高度?朱美芳院士與新加坡、韓國等多國專家有話說

點擊上方藍字 世界科學,再點右上角三顆痣 設爲星標 ,從此你的世界多點科學~

當今時代,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類面臨着氣候變化、資源短缺和健康危機等共同挑戰,這些問題亟需全球性的解決方案,而創新無疑是關鍵。

在9月9日於上海舉行的Meet TR35 Summit 2024科技青年論壇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亞太地區發佈儀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朱美芳,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拉馬克瑞斯納·西拉姆(Seeram Ramakrishna),悉尼科技大學副校長、傑出教授張成奇,首爾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研究)、教授高承煥作爲嘉賓,在北京清華工業開發研究院院長、上海合成生物學創新中心戰略發展顧問委員會主席金勤獻的主持下,圍繞“創新,爲了全人類”這一主題展開了探討。

挑戰與機遇並存

拉馬克瑞斯納·西拉姆教授是材料科學方面的專家,他一直關注人類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挑戰。

“我們知道,各國政府都說自己會在2050年、2060年前後實現脫碳的目標,這意味着不僅要用可再生能源來代替,而且需要尋找更多更好的工序和材料,這些會帶來58%的減碳目標的實現。”

在尋找更多更好的工序和材料的努力中,西拉姆教授致力於研究應用納米纖維。他試圖把納米纖維應用到可持續發展以及循環經濟等領域。

他認爲,納米纖維可以帶來更好的醫療結果的交付,比如將納米纖維應用在可穿戴設備上,這不僅可以觀察人的精神狀態以及生理指標,還可以提升人的應答能力、控制相關炎症,甚至拓展延伸很多其他工作。過去幾年間,西拉姆教授團隊有50多位博士生畢業,目前在不同的地方從事科學研究工作,不少都表現出很大的發展潛力。

致力於柔性機器人的應用和醫療器械健康領域的高承煥教授認爲,柔性機器人在很多方面都很有潛力,實現這些功能需要我們不斷開發新的材料和新的製造工藝,持續拓展新的應用領域。不過,這些領域已經顯示出非常好的應用價值,比如血糖監測儀器的革新就非常有意義,會對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產生影響。“如今,我看到很多年輕的科技人才在研究一些醫療器械,還有健康護理的產品,這讓我在這方面看到了非常好的前景。”

創新從未停止

朱美芳院士長期專注纖維材料研究。她認爲,纖維跟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密切相關,每個人都離不開纖維。纖維有天然纖維,但是近100年發展了合成纖維。

“我們國家以前沒有合成纖維,後來纔開始發展。如今合成纖維主要在中國生產,佔全球的70%以上。我自己從17歲開始研究纖維,到現在整整40多年,可以說是參與並見證了纖維創新的過程:從天然到合成,從沒有功能到有功能,到現在的高性能、功能性纖維材料……面向未來可以說是智能化的。”

朱美芳院士表示,以後通過學科交叉,可以將當前很多青年學者所做的工作都運用到纖維材料中去,“創新、合作就是做纖維的人永恆的主題”。

張成奇教授在自己的研究領域同樣感受到了創新的重要性。

“創新怎麼定義?我在好多年前聽到一句話:什麼叫創新?創新是把錢變成科技,砸進多少錢產生多少新技術。什麼叫創業?就是把新技術再變成錢。創新是把錢換成技術,創業是把技術換成錢,所以這是一個閉環。”

張成奇教授多年來一直關注人工智能領域,近期擔任2024年國際人工智能聯合會議的大會主席。他表示:“近些年這個領域可以說是非常火爆,大家都覺得這是一個新興事物,但實際上我做人工智能是從1982年開始的,已經做了40多年,也只是做了一個方向——分佈式人工智能和數據分析。”

關於創新,他認爲,澳大利亞雖然人口不多,但是很重視科技的創新和發現,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頂級文章也比較多。這樣的環境無疑是在爲相關領域的科研創新厚植土壤。

合作才能共贏

創新離不開合作。西拉姆教授說:“人類存在的歷史告訴我們,合作是一種更好的方式,因爲我們對於行星來說只是非常渺小的砂礫,能夠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所以彼此之間要有更好的理解。過去,人類雖然積累了很多知識,但依然非常有限,因此有必要‘生產’更多的知識,這樣我們才能在這個星球上更好地生存下去。所以,我們需要求同存異,不斷合作。”

合作

要跨區域、共享成果

西拉姆教授認爲,科學沒有國界,不分性別,不分種族,沒有偏見,特別是在探索新的知識方面。跨區域合作會使得這些知識與我們的工作、生活關聯度更高,也能加速科學和技術的發展,但實際情況是,現在依然有很多的技術封鎖以及“保護主義”。

“我們知道跨境合作交易額已經達到非常高的程度,像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就約佔了全球貿易總額的1/3。但是如果你來看看全球約200個國家的情況就會發現,雖然有30個國家在科技創新方面是比較成熟的,但是還有很多國家在科技方面的進展相當緩慢。”這個時候,如果有這種跨國合作,大家就能共享科研成果,否則很有可能會發生衝突。

朱美芳院士同樣指出:“學術需要交流,科技需要合作。合作應該是沒有邊界、沒有性別的合作,應該是跨區域的,這個區域不僅僅是國內的區域,還有國際的區域。”她認爲,真正的跨區域合作是要相互瞭解,知道各自的長處在哪裡。

張成奇教授坦言,澳大利亞人口少,市場體量小,所以國際合作對他們來說就顯得非常重要,爲此他正積極推進澳大利亞大學和中國的科研合作。

合作

要跨領域、看懂需求

張成奇教授結合3個案例道出了他的合作心得。

第一個案例是與東京電力集團聯合開發爬電塔機器人的事例。東京電力集團認爲,人爬電塔是爲了檢測和維修,但是爬到兩三百米高的超級電塔上去會非常危險,他們想知道能不能用機器人來爬。

“儘管他們在日本技術很先進,但是在工業機器人爬電塔的領域,他們找到了我們悉尼科技大學,原因是我們做了幾個機器人在悉尼大橋裡除鏽噴漆。爲此,我們和他們聯合開發了爬電塔的機器人——機器蜘蛛。機器人只是一個統稱,機器狗、機器貓都可以叫機器人。機器蜘蛛開發出來以後,他們自己再把它商業化,讓東京電力集團所有的電塔都由機器人來爬,這就是一個合作的例子。”從這個事例中不難看出,跨領域技術合作產生的價值可能更直接。

第二個案例其實跟第一個案例密切相關,但是卻讓人意識到,合作不一定要選最先進的技術,應該選的是自己需要的。

“我們和國內企業討論爬電塔機器人的時候,他們說‘我們只要70%、80%的自動化,還留下20%~30%滿足我們的就業需求’,這說明了什麼?真正的產業合作不是追求最新的技術,因爲有時候最新的技術可能太超前,滿足實際需要就是最好的。”

第三個案例是與中國一個冶金集團的合作,涉及對回收的廢鐵、廢鋼的切割。“回收的廢鐵、廢鋼有各種形狀,塞不到高爐裡去,要人工切到能塞進高爐的尺寸才行,但人工切非常不環保,且效率低,現在機器人技術完全可以做到讓機器人自動切割,估計再過幾個月,這種機器人就會量產,可以市場運營。”

張成奇教授總結道,這種合作不僅僅是簡單的技術合作,還涉及四個層面的問題:一是建立互信,二是要知道企業的需求,三是要知道市場有多大,四是要知道自動化程度有多高、技術是不是可行。

“真正合作的時候,你會發現找到應用領域是最重要的。不是說要用最先進的技術,而是要看市場需求的技術量有多大,實際需求的技術也可能是很成熟的技術。”

合作

要跨文化、尊重差異

高承煥教授指出,要實現合作,需要拓寬視野,同時也要有一種全球的資源和人脈網絡。“我們在做這種高影響研究的時候,不可能什麼都做,要找到好的專家來幫你做某些環節的事情,省下一些時間。”

具體到經驗層面,他表示:第一,開展國際合作肯定會存在文化方面的差異,要承認並尊重這些差異;第二,國際合作往往需要更多的時間和資金,也需要更多的融合和磨合,這意味着我們要有更多的耐心,因爲相比於國內同文化、同語言的研究合作而言,這個結果會出來得稍微晚一點;第三,開展國際合作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人之間真的流動起來,線上溝通的方式是遠遠不夠的。

朱美芳院士強調:“希望能通過跨區域、跨領域、跨文化的合作讓全球的科技創新上一個新的高度。”

本文根據現場實錄整理而成

《世界科學》雜誌版在售中 歡迎訂閱

點擊圖片或以下方訂閱方式選購

月刊定價15元/期

全年訂閱價180元

訂閱方式一:

“雜誌鋪”訂閱有折扣~

訂閱方式二:

全國各地郵局訂閱。郵發代號:4-263

訂閱方式三:

機構訂閱,請撥打

021-53300839;

021-5330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