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巢穴:爲瀕危企鵝繁殖成功帶來新希望

斯蒂芬·比奇(Stephen Beech)經由SWNS

新研究表明,人工巢穴提高了瀕危企鵝的繁殖成功率。

但科學家表示,沒有一種“一刀切”的設計最終被證明是成功的。

不同的設計在不同的非洲企鵝羣體中的效果更爲顯著。

這項研究包括在南非各地對非洲企鵝的繁殖成功率進行長達 12 年的監測。

研究結果表明,人工巢穴的表現優於自然巢穴,繁殖產量提高了 16.5%。

研究人員還發現,在企鵝羣體中,沒有一種單一風格的人工巢穴是最有效的,每種類型都有其優點和缺點。

與早期的設計相比,新的雙層陶瓷巢通常是最有效的巢類,但並非普遍如此。

南非納爾遜·曼德拉大學的首席研究員洛裡安·皮切格魯教授表示:“人工巢最有效的設計因羣體而異,不同的羣體面臨着不同的威脅。

“像巨石灘這類陸地羣體中的企鵝面臨着來自哺乳動物的威脅,而像鳥島這類沒有植被的羣體中的企鵝則面臨陽光暴曬。

“不同的人工巢設計更適合應對不同的威脅。”

該研究結果發表於英國生態學會的期刊生態解決方案與證據,表明人工巢對非洲企鵝而言可以是一種“有效的”保護措施。

但由於沒有一種通用的設計,因此需要針對特定羣體的保護策略。

自然保護主義者表示,非洲企鵝數量的持續下降意味着除了人工巢穴之外,還需要採取進一步的行動,主要是通過增加食物供應。

皮切格魯教授稱:“非洲企鵝數量近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供應不足、石油泄漏、水下噪音污染和捕食。

“迫切需要在它們的主要棲息地周圍設立有生物學意義的禁漁區。”

她解釋說,非洲企鵝是全球最受威脅的海鳥物種之一,面臨着“極高”的滅絕可能性。

在過去 70 年裡,其數量下降了 90%,僅剩下約 8500 對在繁殖的企鵝。

爲了應對這種穴居海鳥缺乏築巢棲息地的狀況,這讓它們容易遭受捕食者和極端天氣的影響,30 多年來,南非沿海的各個聚居地都佈置了人工巢穴。

在 12 年裡,對南非八個最大的企鵝聚居地中非洲企鵝的繁殖成功率進行了觀察

從產卵開始,直到雛鳥離巢或者巢穴失敗,研究小組每週都會對自然巢穴和四種人工巢穴進行檢查

人工巢穴包括新設計的屋頂傾斜、層間有 5 釐米氣隙的陶瓷巢穴,最古老設計的 A 型松木膠合板巢穴,由玻璃纖維和水泥混合物製成的水泥巢穴,以及模仿自然企鵝洞穴形狀的玻璃纖維洞穴

由於監測自然巢穴存在後勤方面的難題,在此次研究中,對自然巢穴繁殖成功率的估計或許稍有低估

爲監測繁殖成功率而選取的自然巢穴通常位於可到達的區域,以減少干擾,所以可能更容易受到天氣和捕食者的影響

在這項研究中,我們也並非總能在多年裡密切追蹤個體鳥類或繁殖對的命運

“這意味着我們所測量到的益處當中,有多少是來自於‘最好的’企鵝主動選擇在人工巢穴中繁殖。

"所以,如果我們能瞭解是什麼讓人工巢穴對企鵝有吸引力或沒有吸引力,這對保護策略也會有所幫助。"

皮切格魯教授說,這一領域未來的研究可以使人工巢穴的設計更加有效。

她補充道:“瞭解人工巢穴在不同種羣中提高繁殖成功率的機制,有助於改進未來的人工巢穴設計。

"例如,是因爲能更好地防範捕食者,還是因爲降低了蛋的熱負荷,還是其他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