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裡印象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張韻秋

那些古色古香的村落,是藏在安徽績溪山水裡的秘密,仁裡村便是其中一座。

走進千歲有餘的古村仁裡,穿行在古老的建築羣中,陽光照在祠堂的飛檐翹角和斑駁的馬頭牆上,如同一腳踏入了時光隧道。

《魚川耿氏宗譜》有載,南朝梁大同五年(公元539年),工部尚書耿源進還鄉途中,與其弟仰慕新安山水,來此遊歷。行至今天的仁裡地界,見風光旖旎,遂遷徙至此,兄弟二人即成村名。至唐光化年間,又有金鄉令程藥舉家入村,仁裡便有了程氏的開端,故又名程裡。明末清初,仁里人丁興旺,是徽商會集的水陸碼頭,索性更名“大仁裡”。“仁”,也彰顯着以仁爲美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耿姓與程姓兩個家族雖有不同淵源,卻在這塊土地上世代和睦相處,詮釋了“仁”字的深厚含義。

走在仁裡的街巷,除了古祠堂、古牌坊、古民居、古書院、古碼頭等營造的靜氣、古氣,迎面而來的還有大自然的清新氣,從青山綠水中涌來,在灰牆黛瓦間瀰漫。走着走着,一條長不過百米的老街突然呈現眼前,中鋪條石,邊鑲豎排青磚。據載,這條街名爲百步欽街,爲南朝梁武帝欽賜耿源進,並造廊亭遮陽避雨。如今,當年的廊亭已無影蹤,巷子裡牆壁斑駁,青磚被歲月磨得失了顏色和棱角,除了牆上“百步欽街”的標識,其他都已沉寂在千年風雨裡。

走在長長短短的青石巷,路過“世肖坊”“嫁資井”“光啓堂”,我們跟隨一位程氏後裔跨進巍峨的程氏祠堂。一條條程氏先人的家訓至今仍給人以啓迪。徽文化的厚重,不僅體現在有形的物質領域,無形的精神文化也是重要部分。那些思想觀念、行爲準則等,來自一代代徽州人的口耳相傳、生活實踐。“同幹事勿避勞苦、同飲食勿貪甘美、同行走勿擇好路、同睡眠勿佔牀席”。默唸這段《程氏家訓》中的“四同歌”,古老的規訓至今仍有教益。

陽光穿過一座座房屋天井,照在磉盤、廊柱和樑棟上。幽深的院落、高大的門樓、古樸的巷子、別緻的店鋪,空氣中彷彿流動着歲月的交響。

把我從沉醉中喚醒的,是一段歌聲。兩名銀髮的徽州阿婆坐在高高的馬頭牆下,敞開嗓子愉悅地歌唱着。她們放下盛滿鮮蔬的菜籃,褲腳上尚存田園的泥土,歌聲婉轉。問當地朋友,原來二人唱的是徽州民謠《十繡鞋》:“八月裡桂花開呀,桂花開了做繡鞋……”

她們唱得認真深情,如登源河的水汩汩潺潺,高亢處如在山巔,低迴處如入深谷。在那歌聲裡,我想起從前從這些村落裡走出去的徽商,其成功除了自身的勤勞、堅韌、智慧外,我想,還與身後溫賢持家的徽州女人有關。如今,她們的歌聲不只在馬頭牆下低迴,不只在家中兒女的搖籃邊輕唱,她們還把徽州民謠唱成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唱上了更大的舞臺……

青磚黛瓦、街巷人家、嫋嫋歌聲,這裡是厚重的仁裡,也是親切的仁裡。

《 人民日報 》( 2024年10月26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