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走出了PPT和視頻,但止步於Demo樣機
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25款人形機器人走出PPT和視頻,吸引了絡繹不絕的人流量。然而真正展示特定場景下操作技能的機器人企業,鳳毛麟角。
銀河通用公司帶來的Galbot G1,是少有的能現場演示“幹活”能力的人形機器人。在一個模擬的超市場景裡,Galbot G1按照觀衆的下單需求,從貨架取出對應商品,並交到觀衆手中。
“我們的機器人一定要在現場能動起來,告訴大家它的能力到底是什麼,不能活在視頻裡。”銀河通用公司創始人王鶴說,“活在視頻裡的機器人,你可能只看到了成功的一面,(廠商)沒有把失敗的畫面播放給你,但現場的演示顯然更有說服力。”
銀河通用這款人形機器人能上手實操,與其輪式、單腿、雙臂的“討巧”身體結構有一定關聯。沒有雙腿,既節省了成本,又避免了當前下肢的運動穩定性難題。WAIC展覽館的一些全人形機器人,還只學會顫顫巍巍地走動,有一些甚至僅靜態展示——其中就包括廣受關注的特斯拉“擎天柱”(Optimus),被封在玻璃罩內。
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擎天柱”二代
人形機器人熱潮席捲了一整年,幾乎每個廠商都開始展示自身的商業化落地規劃,從特種作業、商用到工業製造等,不一而足。豐滿的理想面前,人形機器人雖然邁開了走出視頻的第一步,但仍止步於Demo樣機。南都記者從現場瞭解到,科研教育機構,仍然是衆多人形機器人廠商的主要客戶來源。現有市場上公佈的人形機器人進場“打工”案例,多以戰略合作形式部署,而非下單採購。這也意味着,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步伐尚未完全走出實驗室。
按照人形機器人初創公司星動紀元創始人陳建宇的描述,以Demo形式展示,屬於“0到0.1”的過程,接下來還要經歷艱難的“0.1到1”迭代。
一位機器人行業的諮詢分析師向南都記者表示:“看了目前的進展,我只能說,相信5年後肯定會有進步,但要說今年或者明年就(有顯著突破),我不信。”
WAIC大會期間,南都記者重點對談了銀河通用、開普勒、宇樹科技這3家人形機器人公司的員工,瞭解各自業務進展。銀河通用的特殊點在於其輪式雙臂的機器人設計,試圖以一種過渡形態儘早切入市場;開普勒則是一家典型的做全人形機器人的初創企業;宇樹科技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知名度,也是率先“拼低價”的人形機器人公司。
銀河通用:背靠大廠好“乘涼”
銀河通用在市場打響品牌名聲,與其6月下旬一筆7億元的天使輪融資有一定關係。
這筆融資創造了今年以來天使輪融資額之最,集納了美團點評戰投、商湯國香資本、訊飛創投、啓明創投、藍馳創投、經緯創投等一大批明星投資機構。對於第三方商業數據平臺給出的35億元人民幣估值,銀河通用機器人產品總監朱輝向南都記者表示不適合迴應,具體估值也不便對外透露。
銀河通用在6月中旬正式發佈第一代人形機器人Galbot G1,其雙臂採用左手吸盤、右手夾爪的搭配,下肢則爲單腿和輪式底盤。朱輝介紹說,這樣的結構設計使得機器人能以“蹲姿”穩定抓取地面上的物體,站立後又能取到2.4米高的物品;其底盤配置萬向輪,實現了任意方向的平移。相比之下,雙腿的全人形機器人無法完成下蹲撿拾,或者開弔櫃這樣的動作,因爲這類動作對機器人的重心平衡是很大的考驗。
7月6日,王鶴在WAIC一場論壇上對此也解釋稱,一方面,雙腿人形機器人的成本不可避免地比輪式機器人昂貴許多;另一方面,當前人形機器人的雙腿雖能做到平地行走,但沒有解決雙腿配合上半身穩定執行任務的全身運動控制問題。他說,銀河通用在未來也會擁抱“雙腿人形”的方案,但過渡階段必須找到一條“沿途下蛋”的道路,讓人形機器人真正進入場景裡。
銀河通用Galbot G1
據南都記者瞭解,銀河通用將於今年第四季度,選擇商超、藥店等場景投放部署Galbot G1。作爲銀河通用第一大外部投資方,美團在Galbot G1場景落地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一位銀河通用員工告訴南都記者,其公司正計劃和美團合作,打造24小時的無人藥店,讓機器人逐步完成取貨、上貨、盤點、打包等一系列工作。
之所以選取商超、藥店這些服務業場景,朱輝解釋說,如果可以實現24小時的無人藥店、商超由機器人值守,商家的整體投入成本就存在下探空間。
朱輝也透露,銀河通用已開始調研車間工廠場景,相關合作正在洽談中。銀河通用目前給人形機器人的功能定位,主要是協助人們完成相對簡單、重複性很高的工作。
對於從Demo演示到產品交付的跨越,王鶴認爲有兩項條件必須滿足:一是要符合PMF(產品市場匹配度),讓機器人的價格低於一位員工一年的人力成本。就汽車製造廠商而言,機器人的價格基準更寬鬆,低於一名員工全年開銷的2倍,即可獲得市場準入,因爲機器人一天內的工作時長勝於人類;另一項要求是耐用性,機器人在場景中高強度運轉,應儘量做到不返修。
開普勒:對標壯小夥,替代藍領工人
“我們現在客戶多得不得了。”開普勒機器人公司一位工作人員站在展位旁,說話的語氣夾雜一絲自豪,“一些大公司的董事長直接來我們這種小公司(洽談)。”
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開普勒公司展區,南都記者遇到一位前來考察的寶鋼集團員工。據他透露,寶鋼正在和開普勒公司開展合作,需要人形機器人進入鋼鐵廠從事一些特種作業。
一位過來調研的寧德時代員工也透露,公司有打算使用人形機器人的想法,但希望一臺機器人的工作效率至少能替代一名員工。不過開普勒CEO胡德波坦言,早期階段人形機器人達不到這麼高的市場預期,或許只能“替代0.5個人”。
開普勒是一家2023年8月纔在上海註冊成立的人形機器人初創企業,去年11月正式推出名爲“先行者K1”的機器人。官方提供的參數顯示,該人形機器人身高1米78,體重85kg,全身42個自由度。胡德波現場告訴南都記者,機器人單臂的負重爲15kg,雙臂則爲25kg,單次充滿電能連續工作8個小時,“對標壯小夥”。
技術路線上,開普勒採用端側模型部署的方案。胡德波說,和需求方溝通後他意識到,不能夠隨意將機器人連接雲端大模型,這對需求方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安全性隱患。而端側具身智能屬於私有化部署,無需聯網,安全性高。另外,雲端大模型複雜任務的規劃響應速度在5秒以上,難以滿足機器運動控制需求,但端側部署能實現毫秒級響應。
“先行者K1”這款機器人擁有三種配色,開普勒在展廳帶來了明黃色的一款,在一衆銀灰色、白色的人形機器人中,顯得尤爲“吸睛”。此前1月初的美國CES消費電子展上,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曾在開普勒這臺明黃色機器人前駐足,並與胡德波交談,引發市場關注。
開普勒“先行者K1”
胡德波現場告訴南都記者,開普勒將替代藍領工人作爲人形機器人產業化的目標,尤其是到一些需求方的工作場景考察後,他愈發覺得工廠內有非常多的崗位不適合人類工作,比如鋼鐵廠內鋼水飛濺,“跟放煙花一樣”。胡德波瞭解到,這樣的特種作業崗位用工成本很高,而且當前招聘困難。
目前開普勒唯一公開的一起戰略合作,是6月初同新加坡智能化物業解決方案公司SIMPPLE達成的協議,雙方探索安保巡邏和其他物業服務場景的落地。
據胡德波介紹,已有包括汽車製造、倉儲物流和特種作業在內的十多家工業領域客戶,開始採用開普勒的機器人測試。不過,汽車製造場景的訓練重點在總裝車間的物流和低節拍工位,並不包括擰螺絲等複雜作業。因爲車間流水線上許多崗位節拍快,對操作動作要求夠快夠精準,難度較大,機器人早期階段不容易上手。
此外,胡德波還否定了短期內涉足家庭服務場景的計劃,他認爲至少需要等到5至10年以後纔有可行性,原因是門檻太高,擔心機器人在家中的安全性問題。
胡德波透露,其公司正在組裝測試量產版的人形機器人,外觀和傳感器等硬件將有迭代,預計10月發佈和銷售,售價爲35000美元左右,另外還會收取每年的軟件維護、硬件維保費等。
宇樹科技:9.9萬低價版面向科研
宇樹科技帶來了去年8月首發的人形機器人H1,這是一款可以快速奔跑、還能跳“科目三”的機器人。不過,H1在WAIC大會期間的“容身之所”並不在宇樹科技的展臺,而是寄人籬下,置身中信集團的場地。以至於有專家在一場論壇上調侃,中信想蹭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的熱度。
宇樹科技H1
除了H1這款1米8高個子的型號,今年5月中旬,宇樹科技還推出僅1米27的人形機器人G1。G1基礎版的售價僅9.9萬元,一舉打破人形機器人的市場底價。但宇樹科技沒有將其帶到WAIC現場。據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介紹,G1目前正在進行量產,已開始接訂單。
一名宇樹科技的銷售人員稱,旗下人形機器人當前仍主要用於科研二次開發。另一位宇樹科技的市場經理告訴南都記者,G1最大的價值在教育科研端,讓機器人的研究者能以便宜的價格購到樣機。而真正走向工業等場景,還得靠大尺寸的H1。據王興興透露,宇樹科技已經和國內比較知名的新能源汽車公司合作,在工廠部署了一臺人形機器人完成搬運任務。
業界往往看好人形機器人在汽車製造等工業場景率先落地的前景,但宇樹科技聯合創始人陳立在WAIC一場論壇上表示,汽車製造等需要較長週期的佈局,短期內他更看好能源行業的運維和檢修作業崗位。化工廠、石油、煤炭等行業的運維人員非常辛苦,不僅工作環境糟糕,而且以24小時兩班倒或三班倒的節奏持續性檢修設施。人形機器人的優勢在於,既能適應能源行業工廠的複雜地形,也可以直接操作檢修用到的工具,“相對無縫地去替換人力”。
針對業界當前各式各樣的產品設計,陳立認爲,人形機器人尚處早期階段,不同公司對機器人本體硬件有各自技術方案,還沒完成“收斂”。但隨着時間推移,市場競爭愈發激烈,會有一到兩種方案勝出。
他坦言,人形機器人公司當前面臨較大的壓力,希望以較快速度先在B端市場佈局,在未來相對比較長遠的時間內進入C端市場。“公衆對人形機器人的期望還是很高的,如果做得不好,那失望就很大。”下一步,宇樹科技的任務是儘快把“大腦”(大模型)集成到機器人的本體,實現“大腦”和本體的協調運作。
上述宇樹科技銷售則透露,後續會針對具體場景應用要求,提升人形機器人的手臂控制和執行等方面的性能,走“先有後精”的路線。
採寫:南都見習記者 楊柳 發自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