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孩子應對人工智能的影響?

◎劉長運

對於孩子來說,如一味沉溺於人工智能,可能會對他們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造成深遠和持久的有害影響,並加重他們在其他學科中的糟糕表現。建議教師們應重視培養孩子的傳統閱讀習慣。

首先,孩子們的大部分詞彙量來自於閱讀,而非課堂教學。研究人員的一項彙總分析發現,對學生進行關於詞彙的課堂教學,並沒有提高他們在標準化閱讀考試中的成績。相比之下,能在課外時間自由閱讀各種題材文章的學生反而能在短期內掌握更多的詞彙。也就是說,自主閱讀能更有效地增加學生的詞彙量。

其次,閱讀的頻率與孩子在不同學科中的學業成就相關。爲了享受快樂而閱讀的學生,能在自然、數學、歷史和外語等科目中取得更好的成績。與被動閱讀的學生相比,主動尋找閱讀材料的學生在特定科目中的測試成績高出了8%,前者每年讀過的書不超過兩本。

第三,不愛閱讀的學生在閱讀方面會遇到更多的困難。拓寬知識面的最好方法就是每天安排15~30分鐘的課外閱讀。有更廣泛的閱讀選擇和更多自由時間獨立閱讀的學生,能夠更深入地掌握和靈活運用各個學科的知識。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閱讀能力弱的學生很難理解詞彙的意思,並難以理解複雜句子的結構。

最後,閱讀能力會顯著影響孩子的寫作能力。優秀的作家能從閱讀來源中習得各種寫作技能,閱讀材料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會明顯影響作家對詞彙和句式的選擇。寫作技巧嫺熟的作家能熟練地閱讀新聞和專業期刊,而寫作能力差的人只能讀懂通俗文學作品。

那麼,作爲教師,應該如何幫助孩子應對人工智能的影響呢?首先,教師應當要求孩子多閱讀經典書目,而非在線的閱讀材料,因爲人工智能往往依賴在線資源來給出答案。在安排寫作任務時,要求學生所寫的文章註明專業參考文獻的來源,而不要引用網上的來源。其次,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寫作文章時表達新穎的觀點,人類擅長於發散性思維,而人工智能目前尚無法做到這一點。最後,教師可以多組織些課堂討論,要求學生提供證據來證明或反駁課堂上提出的各種觀點,這是人工智能無法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