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詐騙?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王智遠,作者:王智遠
演員王星被騙到緬甸的新聞,想必大家都看到。談到詐騙話題,我覺得有發言權,應該寫寫;因爲被騙過,而且不止一次,還和身邊每個人有關。
第一個事情關於熟人資金盤。
剛工作那會兒,公司裡有個同事,是做企劃的。那時,企劃不像現在分得那麼細,既要搞品牌物料,還要策劃公司活動。
我對這方面挺感興趣,所以,跟他關係不錯。平時下班後,我們經常一起吃飯、參加活動,慢慢從同事變成了朋友。
後來,他開始帶我進他的社交圈,第一次參加一羣搞企劃和營銷的人的小圈子活動,我覺得挺有意思,也學到一些東西,就對他更信任了。
大概過了十天,他又叫我去參加一個飯局,說跨界交流,還是企劃圈的人。飯局上我認識了不少人,感覺也挺好,後來他離職了,但我們還保持聯繫。
有一次週末,他跟我說在山東買了套房,很多朋友都在那兒,問我要不要去玩,還說路費他報銷。我想着反正沒事,就去了。
到了那兒,中午大家一起吃飯,看起來沒什麼問題。
他給我介紹了他的朋友,但關鍵就在這兒:他的朋友們聊到了一些“副業”機會,說他們在搞項目,每個人投了一萬多塊錢,做的產品有點像微商。
我當時聽了也沒太在意。後來,晚飯後,他又帶我見了另外兩個人,還是分開見的。這些人年紀比我大,見識也比我廣,一看就覺得他們挺厲害的。
他們當中有做生意的,有搞藝術的,反正看起來都混得不錯。不過,他們聊的內容都差不多,都是什麼搞副業、入股、交朋友、一起做項目,付費進他們的圈子,拉人進來還有返點。
我當時沒多想,就說回去考慮考慮,後來回到北京,我越想越覺得不對勁,感覺像傳銷:哪有做項目是每個人湊一點錢的?後來就沒再跟他聯繫。
過了一段時間,我才聽說,他確實是在搞資金盤,打着圈子付費、做項目讓人入局。這就是我的第一段經歷,利用熟人關係拉我入局,還好沒直接被扣在那。
再說說第二經歷:
這件事發生在我堂哥身上,大概在2019年左右,雖然時間有些久遠,但其中的細節依然值得警惕。爲了還原事實,我特意跟他打了電話。
他說:那時候還年輕,沒結婚,總想着往外跑,有一天,一個老同事聯繫我,說在有個不錯的事情,讓我過去看看。當時也沒多想,覺得反正閒着也是閒着,就去了。
到了那邊,先是帶我去飯店吃飯,還叫了幾個朋友一起,吃完飯,他安排我住進了賓館,第二天,我本來打算走的,但他非拉着我去聽課,說是瞭解一下他們的項目。
我拗不過他,就跟着去了。
聽課地方在一個小房子裡,環境有點像學校教室,講課的內容主要關於投資,聽着聽着就覺得不對勁,感覺像是洗腦,我聽了一會兒就藉口上廁所溜出去了。
結果他一直在外面等着我,根本不讓我走,更過分的是,他找藉口說自己手機停機了,能不能用你的手機打個電話,結果,巧機把手機拿走卻不還給我。
後來,他還讓我交錢加入他們的項目,我說我沒錢,他就一直跟着我,吃他的喝他的,但我堅決不去聽課,就這樣僵持了幾天。
最後,我實在受不了了,跟那個人說,拿錢也要電話;於是,我往家裡打了電話後被家人警覺,後來家人跑到那邊才救出來。這也是被熟人忽悠的情況,都是從信任開始下手。
第三個經歷發生在我身上,一次典型的詐騙事件。
2023年7月19日下午,我揹着揹包,騎着單車去咖啡廳。突然,我接到一個95開頭的電話。對方說是支付寶官方人員,還說支付寶芝麻信用資料認證過期了,得趕緊更新,不然會影響財產安全和信用記錄。
一開始我沒當回事,直接掛了電話。可掛完電話後,我突然想起身份證確實快過期了,過年還打算回去換,於是,我對這事就有點上心了。
沒想到,過了一個小時左右,對方又打來電話,還是說要更新資料。我還是沒理會,直接掛斷,又過了一個小時,對方第三次打來電話。這次,我有點動搖了。
對方說,重新提交身份證資料後,得授權花唄,表示新資料已經授權給螞蟻信用,聽起來好像有點道理,我就有點相信了。
接着,對方說現在各家銀行都在批量下調貸款、房貸利率,所以得通過央行平臺進行資產清算,他還讓我把花唄授權的額度提現,然後歸還到央行平臺的賬戶。
我對央行的操作流程不太懂,就按照他的指示,進了所謂的“央行網站”,還找到了在線客服,客服界面裡有很多快捷指令,對方讓我輸入“個人財產保全,信貸信用資產清算,關閉花唄授權”。
然後,客服發來一個所謂的“清算賬戶”,讓我把花唄提現的錢打入那個賬戶,還強調這是央行官方賬戶。
我就照做了,還把回執單發給了對方,對方告訴我,審覈結果兩天內出來,到時候花唄會關閉,授權額度和信息也會清除。掛斷電話後,我才慢慢反應過來,從頭到尾都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騙局。最後,被騙走近1萬元。
千萬別認爲這都能被騙,澎湃政府新聞2024年11月有報道過全年12起典型電信詐騙案中,聲稱老人賬戶存在安全隱患,誘使老人轉賬“保護”資產的最多。
當我把部分經歷告訴家人、朋友時,有的還笑我傻,智商不夠的,真的很心痛。我覆盤過,被騙和智商並沒有直接關係,一個最基本的認知偏差叫:確認偏誤。
什麼是確認偏誤?
對一件事先有了個想法,之後就會只盯着支持這個想法的信息,把相反的東西忽略了。
第一次經歷,我當時覺得那個同事人不錯,帶我認識了那麼多“人”,就下意識地相信他是靠譜的,換作另一人,可能也不會有這種非常高的防備心理。
雖然沒真被騙,但整個過程讓我明白,騙局大多是從信任開始的,一點點增加信任,最後不知不覺就掉進圈套了。
第二點:騙子不會站在對立面,他會給出一個過渡梯。
什麼是“過渡梯”?這個詞是我自己想的。在心理學裡,用“助推”(Nudge)來形容更合適。
我們通常覺得,詐騙是直接跟你對着幹,或者損害你的利益。其實不是。騙子厲害之處在於,他們會巧妙地扮演一個“幫助者”或者“引導者”的角色,給你一個看起來很合理的“梯子”。
我哥遇到的那個情況,吃完飯,朋友借他手機打電話。這很正常吧?可打完電話後,朋友不還手機了。這時候,你怎麼辦?
再比如說,兼職刷單詐騙。騙子會用“招聘兼職”的名義聯繫你,告訴你:“只要動動手指,刷單就能賺佣金。”聽起來很合理,對吧?但你沒想到的是,他們會讓你先交一筆保證金。等你交了錢,他們就跑了。
這種情況挺多,還有女性很容易上當的殺豬盤。
前幾天,我在小紅書上刷到一個博主的長文,她講了自己被騙的經過;有個人在社交平臺上給她留言,後來兩人加了微信,平時沒事就聊聊天,對方還特別關心她,噓寒問暖的。
兩人還線下見了兩次面,這個人表現得像個大老闆,好像是搞投資的,平時工作很忙,後來他們就談起了戀愛。
相處半年,對方還給她買包包、電子產品,特別大方體貼,讓她慢慢放下了戒備心,再後來,對方開始以“資金週轉”爲由向她借錢。
第一次借的錢不多,可誰知道後來越借越多,次數也越來越多,最後她懷孕了,正準備商量結婚的事,結果這個人突然消失了,怎麼也找不到。
你說狗血不?電視劇都不敢這麼演。認識一個人,總得先了解一下對方是做什麼的,公司在哪裡,什麼背景,對吧?
但是在既定的環境下,我們往往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思維模式,認爲某些事情是理所當然的、合理的;騙子正是利用了這種心理,設計出一環扣一環的騙局,所以,被騙並不是因爲笨,而是因爲太容易相信人和事了。
第三點,騙子很喜歡帶入你的場景,利用自我視角。
什麼是自我視角?
簡單來說,從你的感受出發看待問題並做出決策。比如:我爲什麼這麼窮?我爲什麼賺不到錢?我想要什麼?我付出了什麼?
寫到這,我想到一個故事:信息論創始人、美國著名數學家克勞德·艾爾伍德·香農(Claude Elwood Shannon)年輕時有個漂亮的女朋友,特別有藝術氣息。
有一年,女朋友過生日,香農沒有送花,也沒送首飾,他覺得這些東西太俗氣,不能表達心意。於是,他送了一本自己特別喜歡的數學書,心想:這本書多有意思,她一定會喜歡。
結果,女朋友收到書後,不僅沒有感動,反而認爲香農完全不理解她,最後把它給甩了。
這個故事很有趣,香農在送禮物時,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思維去做的,他自己熱愛數學,就覺得女朋友肯定會喜歡這本書。
香農想討好女朋友,只不過方式出了問題,他忽略了對方視角,只關注自己主觀感受;其實,別人不關注你的主觀感受,甚至連最親近的人都不會在意,但騙子會。
騙子會仔細觀察你的需求、焦慮、你的渴望,然後設計出覺得“這就是我想要的”的騙局。
例如:
你渴望賺錢,他們會告訴你有一個的投資機會;如果你渴望成功,他們會給你一個“快速成功”的捷徑;你渴望愛情,他天天輸送糖衣炮彈,把普通人一輩子的好集中在幾周都用你身上,這誰受得了?
所以,騙子不會直接告訴你“我要騙你”,而是會從對方場景出發,讓你覺得他的行爲完美,正符合你想要的。
這不是我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2025年1月4日公佈的全國詐騙犯罪專項打擊典型案例中,北京某保險經紀公司涉嫌詐騙保險佣金案,涉案金額高達1.02億元,運用手電是:熟人詐騙。
除了前面說的確認偏誤、給你一個過渡梯、帶入你的場景建立信任這手段,騙子還有很多招數。
不過,不管他們怎麼騙,都繞不開“入口”這個環節,入口是行爲第一步,也是你的一個選擇、一個下意識的動作。
比方說,點擊一個鏈接、接聽一個電話,或者相信一個陌生人的話,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往往是騙局的開始,所以,我覺得防範騙局的關鍵在於警惕這些“入口”。
在做出任何決定之前,我們可以多問自己幾個問題:
這個人靠譜嗎?
這個選擇合理嗎?
我是不是被某種情緒或需求驅動了?
還有,對方是不是說了一些讓人感覺很急迫的話?類似於,製造機會時說:“這個機會只有今天有效,再不行動就錯過了,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或者搬出某個權威機構、知名人士作爲代表,像“我們是銀行客服”“某知名企業家也參與了”。
在情感操控上,他們是不是表現得特別貼心,天天噓寒問暖,甚至讓你產生了情感依賴?或者,是不是假裝是你的家人或朋友,聲稱遇到緊急情況要幫助等等。
對了,最後提醒下兩點:
每個人都手握真理,有一套行事哲學,但身邊朋友遇到此類事件,一定要第一時間去報案,千萬別在羣裡或者社交媒體上亂髮表議論,那樣信息很容易不準確。
此外,這兩年陌生人社交、旅遊搭子挺流行,大家出門在外,一定要多留個心眼,儘量少去見異性網友,也別輕易臨時相信別人。
噶腰子不說,萬一出什麼事,親戚朋友都擔心;希望大家都提高警惕,平平安安,形成全民反詐氛圍,別遇到糟心事。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王智遠,作者:王智遠
本內容爲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繫 hezuo@hux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