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家長放心送託?北京市衛健委主任一一回應

2025年北京兩會正在進行中。“小小孩”的托育問題無疑是近期社會關心的熱點,也是代表委員們口中熱議的話題。在兩會上,市政協常委、北京市衛健委主任劉俊彩就該話題接受了北京青年報記者的專訪。她表示,北京正聚焦家庭實際需求,瞄準“增供、降價、提質”,持續優化本市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如何讓家長放心送託?圍繞家長普遍關切的價格、安全、服務質量等核心問題,劉俊彩進行了詳細迴應。

北青報:目前本市托育工作基本思路是什麼?進展如何?

劉俊彩:隨着當下雙職工家庭比例上升、代際之間照料能力減弱等現實情況,需要托育服務的家庭不在少數。爲了優先解決“小小孩”托育服務問題,市委將托育工作列爲深化改革重要任務,作爲“七有”“五性”重要民生工程來抓。市政府先後出臺了《北京市托育服務體系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3年—2025年) 》等多項文件,率先在省級層面出臺普惠托育收費標準、支持政策並啓動試點工作,對本市托育工作進行系統佈局。市、區兩級分別建立了以分管領導爲召集人,衛健、教委雙牽頭的托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各部門分工明確,重點問題清單化管理,進行同向發力、齊抓共管。

我們的工作思路是堅持效果導向,瞄準家庭實際需求和痛點,目標是“增供、降價、提質”,爲家庭提供就近就便優質普惠的托育服務。當前,以託位供給、多元支持、質量監管三大子體系爲支撐的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開局良好、初見成效。

北青報:目前本市託位供給的方式有哪些?如何實現供需有效匹配?

劉俊彩:我們仔細梳理了3歲以下嬰幼兒和各類託位、學前學位資源信息,製作了細化到街鄉鎮的托育供需熱力圖,明確需求後,再去有序引導市場和社會主體佈局增量、優化存量。目前,北京初步形成了以公辦幼兒園託班爲主渠道,托育機構和社區託爲重要依託,單位託爲有效補充的三層次供給體系。

具體來講,在公辦園託班方面,北京建立了學前教育資源動態調配機制,統籌學前學位和托育託位,指導各區優先在學前學位富餘且所在地區托育需求大的公辦幼兒園設置託班。在社會辦託方面,積極支持引導社會力量開設托育機構。在社區嵌入式托育方面,在託班與民辦托育機構均不足的地區,通過發展公建民營社區托育點織補服務空缺,滿足“小小孩”在家門口的托育需求。同時,積極推動有意願的單位辦託。

北青報:政府如何幫助興辦主體降成本,以提升積極性?這種“降成本”如何傳導到家庭?

劉俊彩:爲了吸引更多主體參與進來,讓他們“甩開膀子”去做,北京多部門協同,搭建了多元支持保障體系。首先,市衛健委發揮托育聯席會議辦公室作用,協同各部門、各區加力支持托育服務。比如,財政保障方面,向普惠托育機構園所發放每月每人1000元補助,以及每天每平方米不超過5元的租金補助。各類補助下來,各區普惠托育價格在每月1500元至3800元不等,平均每月是3000元,與普惠試點前7000元的均價相比,下降了一半多,可有效減輕家庭送託負擔,因爲價格其實是不少家庭送託的顧慮。

此外,我們也指導各區出臺公辦托育價格,會同各區各部門推動托育機構水電氣熱民用價格優惠政策“應享盡享”。對於辦得好的,我們也有激勵機制,北京已連續3年爲愛心托育用人單位發放每年12萬元的補助,已累計發放780萬元,鼓勵他們提升服務。各區也在積極探索,比如西城區在市級補助之外,區財政爲機構增發每託位3000元的一次性運營補助;昌平區更是獲得了中央財政資金1億元並區級配套1.5億元,探索完善普惠托育體系建設,打造“覆蓋城鄉、普惠可及、安全優育”的嬰幼兒友好型普惠托育服務“昌平模式”。一系列政策支持,最終的實惠都能傳導到家庭,以普惠的價格享受到優質的服務。

北青報:許多家長不願、不敢把孩子送託的一大顧慮是安全和服務質量,在這方面,北京怎麼保障?

劉俊彩:我們瞄準了幾個關鍵環節去提質量、保安全。首先,標準規範要先建起來,相當於搭好托育服務的底座。在國家標準規範基礎上,北京先後出臺了托育機構登記和備案實施細則、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和服務導則、托育機構服務規範地方標準、托育機構質量評估標準和幼兒園託班工作指南,規範托育機構、幼兒園託班建設運營服務。

其次,圍繞安全問題,我們在安全生產、食品、消防、衛生等重點領域加大部門協同共治力度,實現視頻監控設施、“企安安”自查、普惠托育機構安全運營險“三個全覆蓋”。

第三,針對家長關心的孩子在園內的健康問題,我們強化醫育結合,出臺《促進醫療衛生機構支持托育服務發展工作方案》,建立衛生保健工作三級指導機制,幫助托育機構拓展服務內涵。

第四,圍繞服務人員的專業素養,我們加強園所負責人、保育員、保健醫“三類人才”培訓,過去一年,培訓了機構園所負責人、保育員、保健醫萬餘人次,舉辦了首屆托育行業職業技能大賽。此外,我們也在加強託班管理,將託班日常監管和辦託質量納入幼兒園督學督查和質量督導評估範圍。

北青報:2025年,北京的托育服務還將有哪些期待?

劉俊彩:本次政府工作報告已經明確提出,要繼續加強社會保障,完善生育友好型社會配套支持政策,提供多樣化的托育服務,實現市區托育綜合服務中心全覆蓋。政府工作報告給我們今年開展托育工作明確了思路。我們將繼續構建政府引導、多元主體參與的服務供給體系,鞏固目前的托育服務供給格局,並在優化補助政策、優化資源佈局、加強質量監管等方面持續發力。截至目前,已有海淀、昌平等3個區建成了托育綜合服務中心,按照政府工作報告,今年其他14個區(含經開區)也將建立本區的托育綜合服務中心,通過持續佈局,推動實現“幼有所育”“幼有善育”。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蔣若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