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網”30年 重慶如何做到“新”中有“數”

2024年,是中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30週年。

從過去的“一根網線”到如今“全民衝浪”,互聯網重塑着這個時代和每個人。重慶也不例外。

11月20日,一場世界互聯網領域的高峰會議、全球互聯網江湖的“華山論劍”在浙江烏鎮拉開大幕。峰會上重磅發佈的《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4》藍皮書,揭示了一年來中國互聯網發展的新情況、新進展和新成效。

“互聯網+”大潮奔涌,重慶又是如何做到“新”中有“數”?

智能網聯新能源加持

“汽車第一城”再出發

藍皮書顯示,截至2024年6月,我國已建設部署7家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17個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範區,遴選出16個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城市。

在汽車新能源化、智能化產業變革中,重慶已然實現“換道超車”。

今年1-6月,重慶汽車產量121.4萬輛,汽車產量位列全國城市第一。其中,重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量達39.1萬輛,同比增長1.5倍,增速全國第一。

“聰明車”所需的“智慧路”,也正在重慶各地鋪就。

打開app下單,不一會兒就有一輛百度“蘿蔔快跑”自動駕駛網約車抵達站點。打開後排車門落座,繫好安全帶,點擊顯示屏上的“啓動”,車輛便自動起步、提速、變線……而此時,駕駛位空無一人。

這是在永川大數據產業園上班的徐女士,每天都乘坐的無人駕駛網約車。無人駕駛車輛進入商業化試點運營,正是“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加速落地的場景之一。

而重慶的車聯網產業新賽道佈局,早在幾年前就開始了。

2022年初,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克強攜帶着“車路雲一體化”的“中國方案”,與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管委會攜手,採用“院地共商共建”的模式,共同成立西部科學城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以下簡稱“西部智聯”)。

如今,西部智聯已成功孵化14家智能網聯汽車相關企業,且已聯動長安汽車、賽力斯等頭部企業,與中信科智聯、中國汽研、招商車研等行業機構形成深度合作。

在前不久舉辦的2024車路雲50人年度發展論壇上,李克強院士再度表達了對重慶的肯定,“重慶在雲控技術、車腦技術等方面已走在全國前列,未來有望推動車路雲一體化再上一個臺階。”

願景正在逐漸走進現實。

截至今年9月,重慶已累計建成智慧路口550多個,覆蓋城市道路730多公里,實現智能網聯直聯車輛6000餘輛。預計到2027年,重慶力爭建成萬億級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羣。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王志傑表示,重慶現在正在構建場景牽引、數字賦能、自主創新、品牌提升這樣的一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生態。下一步,將突出場景牽引,來進行廣泛得多場景的應用試點。

釋放數據效能新途徑

供應規模得分全國第二

藍皮書顯示,2023年,全國數據生產總量達到32.85ZB(澤字節),增幅達到22.44%,呈現規模大、範圍廣、增長速度快的特徵。智慧城市建設不斷擴大物聯感知範圍,設施物聯傳感數據佔比超過了40%,智能網聯汽車帶動出行數據增幅達49%。

數據是數字經濟時代重要的生產要素。如何用好數據這個“關鍵變量”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

重慶的答案是:探索數據要素的跨場景應用及多元化融合,進一步釋放了數據效能。

作爲我國最年輕的直轄市,重慶擁有8.24萬平方公里土地面積、3000多萬人口。超大的城市體量、複雜的城市構造,考驗着重慶城市治理工作的科學性和精準度。

2023年4月,數字重慶建設大會召開,拉開了重慶數字化變革重塑大幕。爲打破“信息孤島”,重慶致力於打造並迭代優化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

據重慶市大數據應用發展管理局負責人介紹,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不僅爲數字重慶建設提供浩瀚數據資源,也爲城市治理構築強大數字基礎。

據統計,目前,重慶已打通國家到市、區縣、鎮街“數據通道”,成爲全國首批參與數據直達基層試點的省市,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歸集數據已達16萬餘類,數據需求滿足率達95%。

走進位於重慶江北區的西部數據交易中心,一塊巨大的數字顯示屏上,實時顯示入駐“數商”的需求和供給情況,以及交易動態、交易金額等。

作爲全國首個數據交易中心,截至2024年9月底,該中心已累計吸引入駐數據供應商685家,上架數據產品5653款,實現數據交易額近10億元人民幣,躍入國內數據交易第一梯隊。

數據,作爲一種新型生產要素,已快速融入市場。2023年,中國數據交易規模超過1600億元,預計2025年將超過4400億元。

其中,包括重慶等較早開始發展數據交易的地區,在數據供應規模、數據交易規模和交易保障方面功不可沒。

2023年底公佈的全國“數據要素市場化推進力指數”報告顯示,重慶數據交易得分和數據供應規模得分,分別位於全國第五位和第二位。

乘“數”而上,加“數”前行。2023年底,《重慶市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行動方案》發佈,未來,重慶將引育一批數據要素型企業,建設數據要素產業集聚區,促進數字經濟全產業鏈開放發展和國際交流合作,支撐形成一批具有重慶辨識度和全國影響力的重大應用,打造數據要素配置樞紐內陸開放高地。

新業態微短劇快速崛起

平臺熱力值全國第二

藍皮書顯示,一年來,數字文化產業發展態勢良好,微短劇等新業態快速崛起,2023年重點網絡微短劇上線量翻倍,微短劇用戶黏性快速增長,四成用戶經常看,三成用戶曾付費,市場規模達到373.9億元。

在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期間,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禕透露了他最近的休閒娛樂方式——觀看短劇《50歲保姆愛上20歲霸道總裁》。

不得不承認,憑藉體量輕、節奏快、表現力豐富的獨特魅力,微短劇正在成爲當代網民新一輪的“電子榨菜”。

微短劇新風口下如何搶抓機遇實現以“小”博“大”?在這方面,重慶有天然優勢。

——地形錯落造就山水相依、高樓林立的城市景觀,使重慶成爲影視拍攝的“天然攝影棚”;

——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四川美術學院等本土高校也爲當地微短劇產業輸送了大量從業者;

——重慶麥芽傳媒等業內頭部企業的成功,也在當地形成了示範和帶動效應。

乘着“微短劇”爆火的東風,重慶加速佈局。

調查機構DataEye發佈的“2024短劇熱力值1-9月盤點”顯示,2024年1-9月,在各城市的微短劇平臺熱力值(投流金額)方面,重慶以19億元位列第二,其中重慶麥芽傳媒一家公司就達到15.34億元。在短劇承製機構方面,“重慶四月聯盟”則以9.26億元熱力值位居全國第一,領先第二名“聽花島”超過4億元,承製短劇數量達到117部。

事實上,快速崛起的微短劇不僅成爲撬動千億市場的“財富密碼”,更成爲文化輸出的重要手段。

重慶微短劇《鐵拳無敵楊芊芊》入選“跟着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第四批推薦劇目。

“微短劇+文旅”模式即其中之一。打造出極具辨識度的“渝派”風格,重慶已有所行動。

今年6月,重慶市發佈了一項名爲《重慶市推動網絡影視劇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政策,明確提出到2027年,儲備500個以上的優質影視劇項目,推出50部“渝派”爆款影視劇。致力於將重慶打造成爲全國網絡影視劇創作生產高地。

隨着今年9月重慶市廣電視聽協會網絡影視劇專委會的成立,未來,將通過整合行業資源、匯聚專業人才、強化行業自律、提升行業服務等措施,推動網絡影視劇優質內容供給和產業高質量發展,營造“拍網劇,去重慶”“精品劇,重慶拍”的濃厚氛圍,助力創作生產更多的“渝派”網絡影視精品。

11月22日,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落下帷幕。烏鎮之行,讓記者感受到了互聯網給這座千年古鎮帶來的前所未有的變化,事實上,這也是當代中國“觸網”30年的縮影。

30年前,中國抓住信息時代歷史機遇,闊步邁入信息革命歷史進程。30年後,新的技術、新的觀點在這場盛會上碰撞出閃耀的火花,預告着新時代的到來。

世界互聯網大會,下個十年,必將更加精彩。(第1眼TV-華龍網 曹妤 首席記者 董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