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波趕運潮 航運Q3會更旺

據IHS Market旗下的航運媒體JOC 20日報導,勞方代表「國際碼頭及倉儲工會」( ILWU)針對10日談判至今少有進展,提議暫停與資方「太平洋海事協會」(PMA)的協商,直到6月1日。消息來源稱,ILWU似乎不急着在7月1日合約到期前完成新合約,加深外界對怠工、罷工的疑慮。

對此,臺驊董事長顏益財研判,去年船公司、港口、碼頭等營運商大賺,勞方今年勢將要求更高,錢能解決的問題還好,但碼頭自動化等議題,傷及工作權是關鍵,未來還有得談。

貨代業回顧,過去三次美西碼頭勞資談判,2002年碼頭因此關閉約三個月,2008年關閉約三週,2014年怠工、罷工約八個月。美西碼頭處理來自遠東大約四至五成進口貨物,一旦怠工、罷工影響物流運作,最直接反應是推升運價,2014年美西、美東線運價因此翻倍漲。

航商預判,美西勞資談判消息面,恐讓貨主緊張,提早出貨,或將貨轉往美東港口。此時大陸復工復產,疊加第三季進入傳統海運旺季,塞港夢魘恐再起。

顏益財指出,後疫情時代,美國零售業/製造業庫存指數偏低、東南亞和大陸經濟重啓,及各國經濟逐漸復甦,對海運需求有增無減,但國際運力仍舊緊缺,今年運價將以高位震盪爲主,下半年會好轉,第三季海運將比預期好。

第二季海運貨量受大陸封控影響,法人估,第三季貨量可期,且航商的歐美線採長約價佔比高,長約價較去年倍增,貨代業則是隨行就市、採現貨價客戶多,在大漲大跌過程可能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