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GDP同比增長4.6%!

最新經濟數據出爐。

10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初步覈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94974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8%。分季度看,三季度增長4.6%。

記者注意到,在近期一系列逆週期調控政策出臺之後,高盛、野村證券、瑞銀證券等多家外資機構相繼上調中國今年或明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對於全球經濟運行,日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發聲了。

三季度GDP同比增長4.6%

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佈會上,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介紹了2024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包括GDP,工業及服務業運行情況,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表現,失業率,人均收入等在內的一系列宏觀經濟指標數據。

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初步覈算,前三季度GDP爲94.97萬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8%。分季度看,三季度同比增長4.6%。從環比看,三季度增長0.9%。

9月,生產、服務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的同比增速均較上月加快。

具體來看,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4%,比上月加快0.9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59%。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5.1%,比上月加快0.5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2%,比上月加快1.1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39%。市場銷售保持增長。

同時,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繼續擴大。前三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78978億元,同比增長3.4%;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7%。

此外,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城鎮調查失業率略有下降。9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爲5.1%,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

多家外資機構上調全年預期

在近期一系列逆週期調控政策出臺之後,高盛、野村證券、瑞銀證券等多家外資機構相繼上調中國今年或明年的經濟增長預期。

分析師認爲,當前實施的經濟刺激舉措表明政策顯著增強了對經濟運行的關注力度。高盛在其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中將本年度中國GDP增長率的預測值由4.7%上調至4.9%。野村證券也將其對中國GDP增長的預估從4.5%提升至4.6%。

瑞銀證券分析,除了4000億元的新增債券發行和2.3萬億元的加快使用地方政府專項債之外,還可能將一部分明年的政府債券發行額度提前到今年,或者利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資金,2024年四季度的增量財政支持規模將超出預期。

瑞銀證券還進一步指出,財政刺激的規模整體在5萬億元左右,今年會在短期內推出1.5萬億—2萬億元的財政刺激措施,2025年廣義財政政策支持擴張至2萬億—3萬億元。

IMF最新發聲

經濟增速下行是全球性壓力。近日,IMF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在2024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集團年會上的開幕演講時表示,從中期看,經濟增長是關鍵——它是提供就業機會、獲得稅收收入、創造財政空間和實現債務可持續的關鍵。實現這些目標要通過改革,要從就業市場服務於民、調動資本和提高生產率着手。

具體來說包括通過改革來增強人們的技能,並將合適的勞動者與職位進行匹配;金融部門監管不僅必須確保金融穩定和抗風險能力,還必須鼓勵謹慎承擔風險和創造價值;從改善治理和制度,到減少繁文縟節,再到利用人工智能等。

格奧爾基耶娃說,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隨着不滿情緒的上升,各國的改革步伐在放緩。但我們仍有可能取得進展。IMF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對改革的抵制往往是由對改革本身以及分配效應的看法和誤解驅動的。推動改革的最佳方式是與公衆進行雙向對話,並採取措施減輕對可能受損的民衆的衝擊。

站在全球視野,格奧爾基耶娃呼籲,讓我們以開明的態度共同努力,改善我們共同的前景。關注那些只有共同行動才能解決的問題。

一是貿易。貿易降低了價格,提高了質量,並創造了就業機會。到目前爲止,貿易在新的壁壘面前表現出了非凡的韌性,往往通過第三國繞道而行。但這種流向的調整是低效的,我們也不能假設它會一直持續下去。各國應當認識到,基於規則的全球貿易體系帶來了許多好處,值得維護。

二是氣候。在全球排放中佔比最小的國家,卻面臨着最嚴重的影響。全球升溫速度出乎預料,這應給我們敲響警鐘。冰川在融化,冰冠在崩塌。惡劣的天氣事件是來自未來的可怕訊號。我們知道我們必須做什麼:爲綠色轉型創造財政空間,取消化石燃料補貼,將資金投到最有需要的地方。但我們必須行動起來!

三是人工智能。IMF的研究發現,如果管理得當,人工智能有可能將全球經濟增速提高8個百分點——僅憑這一點,我們就會走上比疫情前若干年更快的增長之路。然而,在人工智能領域,我們迫切需要制定監管和道德準則,從根本上講,這是一項全球性的工作。人工智能是無國界的——它已經出現在了全球各地的智能手機上。

“在所有這些領域以及其他更多領域,最重要的是各國需要重新學習如何合作。”格奧爾基耶娃強調。

責編:李丹

校對:劉星瑩

版權聲明

" Type="normal"@@-->

證券時報各平臺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爲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轉載與合作可聯繫證券時報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Type="normal"@@-->

END

" Type="nor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