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從新聞到寄望

紐約時報的報導所以能引起普遍的興趣,當然因爲莎士比亞是全球最偉大的劇作家,趁此探討他成功的原因,或能爲我們的劇壇提供殷鑑。莎氏十四歲輟學,告別了正式教育,後來也未遇名師,他能出類拔萃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絕非由於天才。他早期的劇本在內容、技巧,及文字各方面都模仿當時別人成功的新劇,例如在看過馬羅《愛德華二世》的演出後,莎氏就寫出了《亨利六世》。他後來雖然自闢蹊徑,但他所有劇本的題材和故事,除了一出尚未查出來源之外,都是依據其它著作的改編。至於他使用的文字工具「五音步無韻詩」,更是別的詩人和劇作家多年淬鍊出來的精華。

在另一方面,莎氏幾乎無書不讀,他引用的書籍資料,遍佈於劇中的字裡行間。他使用的詞彙迄今爲止,在英文作家中高居翹楚。他去世多年以後,由詹姆士一世欽定的《聖經》英文翻譯本只有10,000個單字,其中約有2,000個都是由莎士比亞首次使用。總括來看,莎氏不朽的根源,就像杜甫自況所說的「轉益多師是汝師」。

莎氏創作的頂峰距離英國第一齣「正規喜劇」約有六十年,法國在劃時代的《熙德》(Le Cid)演出以前, 也有幾十年的過程。其他歐美國家包括俄國、德國和美國莫不如此。我國自民初引進「話劇」以來,迄今將近一個世紀,惜內憂外患頻仍,成績受到影響。但近年來環境遠勝昔日,希望我們的劇壇能有作家多方汲取,取精用宏,創造出曠世之作,在世界舞臺綻放豪光。

(本文爲中華民國筆會專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