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80後農民只有初中學歷 自學打造18架飛機開上青天
山東80後農民朱士全展示他新造的飛機。(取材自半島都市報)
「我人生中第一次坐的飛機,是我自己製造的。」這句話出自只有初中學歷的山東80後農民朱士全,他1983年出生,在14年時間造出18架飛機。
來源:YouTube
半島都市報報導,朱士全的老家在山東滕州,有間三、四百平米的廠房是他的「私人飛機場」。朱士全從小喜歡飛機,初中畢業後跟着別人學汽修,後來開起了長途貨車併成家,但沒有放棄夢想,2007年,一名航空愛好者在網上說,自己兩年真把飛機造出來了,朱士全大受鼓舞。
他從網上買了各類航空書籍,包括空氣動力學、機械學、氣象學,白天干活,晚上躲在屋裡看書學到凌晨1、2時,哪裡有航模展,坐上火車就去參觀。2010年,他透過一名航模愛好者要來了一張運動型小飛機的圖紙,動手造飛機的路從此開啓。他耐心地跑了一家又一家,最終耗時快一年,零部件終於全了,第一架小型動力飛機組裝成功,飛機能乘坐一個人,機身長度5米左右。
此時他又想,「既然能造出來,我也一定能學會開!」他在網上查找資料、學習操作知識用自己的土辦法邊學邊練,並報名,學習了飛行駕照。經過近一年的準備,朱士全成功在200米高度試飛了半小時。
第一架飛機由於資金有限,朱士全使用了摩托艇發動機,動力方面略有遜色、外觀也不夠漂亮。他又開始籌備研發第二架飛機,完全採用自己的圖紙研發新機型,有時一次失敗,就損失上萬元(人民幣,下同)。朱士全逐漸開發出四款技術成熟的機型,幾乎每年都出去飛行,從未出現安全事故。
漸漸的,朱士全自學造飛機的事,引起航空愛好者的關注。各地發燒友經常去他家學習,他幾乎每年都要安排好幾場講座,有些愛好者甚至從他這裡購買飛機,帶回家學習研究。朱士全的製造技術也吸引了不少高校及科研機構,他負責製作半成品交付給科研單位進行後期改造,大大節省了前期基礎製造時間。
「這主要是一種肯定,根本賺不到錢」,朱士全說。他沒有銷售成品飛機的資質,需要進行相關實驗纔可以。一架飛機研發費用10幾萬元,他只賣7、8萬元,但是這也幫他緩解了研發的資金壓力。
如今,朱士全的夢想又大了一些。飛機需要超過50米跑道,周邊沒有遮蔽物。今年以來,他在附近始終找不到合適的場地。因此,他希望能研發垂直起飛的飛機,這樣就不用受限於場地。同時希望能跟其他廠家合作,研發大型的載重無人機。
朱士全在試駕自己造的飛機。(取材自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