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分佈式光伏新增裝機佔比超半數 業內對全球光伏市場保持樂觀預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曹恩惠 溫州報道
“我覺得現在光伏行業的形勢非常嚴峻,價格下跌太厲害了,好幾個環節已經跌破了成本線。”7月25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在溫州舉行的“2024年上半年發展回顧與下半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下稱研討會)上指出,當前光伏行業面臨諸多挑戰,但多因素也將支持全球光伏市場保持樂觀預期,我國光伏裝機保持高位。
同日,國家能源局發佈了2024年上半年光伏發電建設情況。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光伏行業新增裝機102.48GW,同比增長30.7%。這其中,集中式光伏電站新增裝機49.60GW、分佈式光伏新增裝機52.88GW,分佈式裝機佔比超過半數。
不過,對比2023年上半年,儘管分佈式光伏裝機在今年上半年同比實現增長,但戶用分佈式光伏新增裝機量有了明顯下滑,爲15.85GW。這亦是今年光伏行業在不斷調整過程中出現的新變化。
事實上,自2023年四季度以來,國內光伏產業已經進入深度洗牌階段。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提供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光伏產業鏈價格遇冷,產量卻依然很“火”。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光伏多晶硅產量約106萬噸,同比增長約60.6%;硅片產量約402GW,同比增長約58.9%;電池片產量約310GW,同比增長約37.8%;組件產量約271GW,同比增長約32.2%。
王勃華指出,相比於硅料和硅片環節,電池、組件環節產量增速落後的原因,一是這兩個環節產能增長時間節點比較靠前,比較早地帶動了價格下降,“所以去年下半年這兩個環節降的多,相對來說它們的增幅相對比較慢一點。”
在製造端技術方面,王勃華則認爲,“現在光伏行業仍處於技術活躍期內,創新仍十分活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目前電池端涌現出了一些新的技術方向,例如,LECO/LIF技術現在已經逐步取代激光SE成爲TOPCon產能的標配;在少銀化/無銀化方面,銀包銅、銅電鍍等技術也在進一步推廣;在SMBB、0BB技術方面,無論是電池端還是組件端,都在進一步推廣應用,這些技術都起到了提效和降本的作用。
天合光能副總裁、光伏科學與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陳奕峰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指出,產業化程度與供應鏈成熟度是技術能否成爲主流的關鍵因素,產業化程度和供應鏈成熟度越高,整體制造成本越低。“目前,TOPCon是產業化成熟度最高、電池配套技術和裝備成熟度最高、產業協同效率最高、製造成本低的技術,正因如此,未來效率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且在他看來,突破晶硅電池極限的下一代光伏技術是疊層電池,已成行業共識。“TOPCon更適合作爲疊層電池的底電池,且更具性價比,天合光能也已前瞻性佈局TOPCon疊層實驗室研發,天合光能實驗室效率可達34%至35%,未來產業化效率超過30%。”
生產、研發的持續深入預示着光伏產業依然具備旺盛的生命力,但需指出的是,在現階段,供需錯配導致的產業高質量發展受到影響。尤其是在出口方面,“量增價減”的態勢使得我國光伏產品出口金額有所下滑。
今年上半年,我國光伏主材(硅片、電池片、組件)出口總額爲186.7億美元,同比下降35.4%,但無論是硅片、電池片還是組件,其整體出口總量卻是保持增長。
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在研討會上表示,“新能源消納壓力加大,對市場裝機節奏造成較大影響,硅料、硅片、電池、組件等價格跌破現金成本,國際市場‘量升價減’,我國光伏主材出口金額下降,上半年出口總額不足20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逾30%,整個光伏行業產業鏈面臨着嚴峻挑戰。”
王勃華指出,目前光伏行業面臨的虧損狀況,是“光伏歷史上少見的”,而項目終止、項目延期、開工率下降,甚至停產的情況也越來越多。
根據王勃華的分析,目前產業調整的難度較大,新老玩家各有難題。“老玩家轉身不易包袱重。這也有新包袱,則是最近幾年一體化發展非常快,行業景氣的時候能夠擴大效益,但現在行業不景氣了,導致失血點多,甚至全線失血,加重了虧損。”
王勃華還進一步提及,本輪調整面臨一個特殊的現象,就是調整的過程要非常倚重舊產能和落後產能的出清,“但很多地方政府並不願意關停,因爲會影響當地就業和稅收,所以出清不易。”
不過,業內對於光伏產業的發展整體保持着樂觀態度。
在研討會上,王勃華維持了早前對於2024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190GW至220GW的預測。他認爲,有多個因素可以支撐,包括短期來看,消納紅線開放到90%,可以增加一部分消納空間,提高了上限,大基地項目預計今年也會有比較大的進展;長期來看,終端用能的電氣化來支撐長期發展,電力消費要低碳化,蛋糕增大部分,劃給了綠色能源發電。
而在全球光伏市場裝機上,他也維持了年初的預測,即390GW至430GW。
此外,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分析師譚佑儒的預計,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容量將再增長32%,達到585GW(直流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