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國民經濟成績單“出爐” 我國經濟增速預計仍將保持全球領先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趙麗梅 記者 張均斌

上半年國民經濟成績單今日“出爐”。7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爲61683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0%。

“綜上所述,儘管國內外環境複雜多變,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既有量的增長,更有質的提升,應該說是一份可圈可點、沉甸甸的成績單。”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就2024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答記者問時如此評價上半年經濟運行表現。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覈算司司長趙同錄分析,從環比看,二季度GDP環比增長0.7%,環比增速連續八個季度正增長,經濟保持平穩向好態勢。

放眼全球 預計上半年我國經濟增速仍將保持領先

一般來講,觀察一個國家的經濟運行狀況,通常看經濟增長、就業、物價和國際收支四大宏觀指標。從上半年我國宏觀經濟數據來看,這四大宏觀指標均有一定的亮點。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談到,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61.7萬億元,同比增長5.0%,對於我國如此大體量的經濟體來說,能實現這樣的中高速增長難能可貴。

在就業方面,上半年,我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穩中有降,平均值爲5.1%,同比下降0.2個百分點,尤其是二季度以來,失業率穩定在5.0%。

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王萍萍表示,今年以來,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就業、促就業一攬子政策持續發揮效應,城鎮調查失業率保持平穩,二季度失業率較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均有所回落,非農就業人數增加,各月就業保持穩定。

上半年,居民收入實現穩定增長,農村居民收入增速持續快於城鎮居民。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33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5.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3%。

隨着經濟持續恢復、就業收入穩定,市場供需關係有所改善,物價水平溫和回升。國家統計局城市社會經濟調查司司長王有捐介紹,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比上年同期上漲0.1%,一季度爲持平,運行總體平穩。

從國際收支看,上半年貨物進出口總額達21.2萬億元,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重點產品出口優勢鞏固,外匯儲備穩定在3.2萬億美元以上。

此外,一些能夠直觀反映經濟運行情況的實物量指標也保持了穩定增長。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同比增長5.2%,貨運量、營業性客運量分別增長4.2%、13.2%。

“放在全球座標中觀察,我國經濟表現依然較好,一季度GDP增速快於美國、歐元區、日本等主要經濟體,結合二季度國內外形勢,預計上半年我國經濟增速仍將保持領先,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和穩定力量。”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如是說。

短期波動不會改變長期向好大勢

相較於一季度較高的經濟增速,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7%,比一季度有所回落。下半年,我國經濟走勢如何?

針對這一問題,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表示,要全面地辯證地看,既要看到短期波動之“形”,更要看到長期發展之“勢”。“總的來看,二季度經濟運行可以概括爲‘形有波動、勢仍向好’,短期波動不會改變長期向好大勢。”

多項宏觀經濟指標表明當前經濟平穩運行的態勢沒有變,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積極因素還在繼續累積。例如,二季度經濟體量超過32萬億元,工業增加值、貨物進出口總額都超過10萬億元,這些總量指標規模依然十分可觀。

國家統計局工業統計司司長湯魏巍表示,今年以來,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生產延續去年四季度以來較快增長態勢,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0%,其中一、二季度分別增長6.1%、5.9%,延續去年四季度以來較快增長態勢。工業品出口逐月加快,企業利潤保持增長,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步伐加快,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工業經濟運行總體保持平穩向好態勢。

同時,新技術繼續賦能綠色發展,清潔能源生產較快增長,節能降碳取得積極進展,經濟發展的綠色含量提升。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量合計同比增長13.4%,佔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比重提升;單位GDP能耗繼續下降。

“高技術行業發展良好,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趙同錄表示,上半年,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同比增長10.1%和11.7%,高於全部固定資產投資增速6.2和7.8個百分點,推動高技術產業不斷髮展。

產業轉型升級持續深化,科技賦能高質量發展。上半年,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和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7.8%和8.7%,高於全部規上工業1.8和2.7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數字經濟正在蓬勃發展,市場活力不斷釋放。趙同錄介紹,1-5月,規模以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11.2%。上半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8.8%。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還表示,正在召開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將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戰略部署,將會進一步凝聚社會共識、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激活和增強社會活力。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