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羣像裡的廣東經濟:2024年總量增量雙第一,總市值比肩全省GDP

南財智庫研究員 楊期鑫、朱治宣

上市公司的規模和質量是評估一個地區現代化進程、經濟結構優化、社會活力、創新能力和資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標準。作爲中國經濟的排頭兵,廣東省的上市公司表現一直備受矚目。隨着2024年收官,廣東A股上市公司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廣東省上市公司總量達1205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875家,繼續位居全國榜首,且2024年新增上市公司數量也位居全國首位;市值穩健增長,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達151063.82億元,同比增長15.64%,僅次於北京(263085.6億元);行業分佈多元化,涵蓋了30個申萬一級行業,上市公司數量顯著增長。此外,廣東上市公司整體盈利能力較爲穩健,約有74.86%的廣東上市公司(655家)實現了盈利。在資本運作方面,廣東上市公司表現活躍,尤其在併購重組上,併購形式呈現多樣化。

上市公司數量居全國首位

數據顯示,廣東上市公司數量繼續領跑全國。截至2024年12月31日,包括A股、B股、港股及美股上市公司,廣東共有上市公司1205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875家,佔A股上市公司比例高達16.25%,穩居全國首位。

從新上市企業數量來看,廣東省2024年新增上市公司數量全國第一,反映了廣東較強的區域經濟發展活力和創新力。數據顯示,2024年國內新增100家上市公司,其中廣東新增17家A股上市公司,與浙江並列全國第一。其中,新增註冊制下創業板上市公司10家,居全國第1位;新增科創板上市公司3家,居全國第2位。

從市值規模上看,廣東上市公司市值呈穩健增長態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收盤,廣東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達151063.82億元,同比2023年增長15.64%。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廣東GDP爲135673.16 億元,預計2024年廣東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佔GDP比重將超過100%,顯示出廣東經濟對資本市場的參與和利用再進一步。

從行業分佈上看,廣東上市公司行業分佈多元化,與此同時優勢產業不斷轉型升級,區域經濟韌性較強。廣東上市公司行業分佈涵蓋30個申萬一級行業,其中電子、機械設備、計算機、電力設備、醫藥生物等行業佔據主導地位,佔比分別爲19.46%、8.84%、8.05%、7.16%、6.15%。值得關注的是,電力設備、汽車、環保等行業產業升級步伐加快上市公司數量顯著增長,反映出廣東產業結構的持續優化與升級。

此外,廣東上市公司在社會就業與稅收方面貢獻較大。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上市公司員工總數高達621.53萬,佔全國A股就業人數的20%以上。從稅收貢獻來看,2023年廣東上市企業稅收貢獻達6136億元,佔同期財政收入比重高達44.3%,爲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廣東上市企業稅收貢獻爲4008.95億元,位居全國第二,遠高於除北京外的其他地區。

超七成上市粵企盈利

截至目前,廣東875家A股上市公司在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7.47萬億元,同比增長4.11%,淨利潤合計6022.69億元,同比增長1.31%。廣東A股上市公司營收增速高於A股整體水平,實現正增長。從盈利面來看,約有74.86%的廣東上市公司(655家)實現了盈利,廣東上市公司整體盈利能力仍較爲穩健。

從營收規模上看,廣東上市公司中不乏行業巨頭。2024年前三季度,廣東上市企業中共有14家企業營收規模突破1000億元,其中中國平安以7753.83億元營收蟬聯榜首,比亞迪、工業富聯、美的集團、招商銀行、萬科A以及順豐控股等衆多知名企業緊隨其後,總營收分別爲5022.51億元、4363.73億元、3203.50億元、2527.09億元、2198.94億元和2068.61億元。在千億營收企業中,中集集團、工業富聯與比亞迪的營收增速位列前三,分別實現了35.58%、32.71%和18.94%的高增長。與此同時,保利發展、立訊精密、格力電器、南方航空等企業也以超過千億元的營收,共同構成了廣東上市公司營收的“第一梯隊”。

在淨利潤領域,中國平安與招商銀行是唯二超過千億淨利潤的企業,中國平安憑藉1191.82億元的歸母淨利潤位居榜首,同比增長36.10%;而招商銀行則以1131.84億元淨利潤緊隨其後,儘管同比略微下降0.62%,仍穩居廣東銀行業龍頭地位。此外,平安銀行、美的集團、比亞迪、格力電器、中信證券、工業富聯、邁瑞醫療等七家企業在前三季度均實現了超過百億元的淨利潤。

值得一提的是,長盈精密、隆利科技、匯頂科技、中微半導、生益電子等企業在淨利潤增幅上表現突出,同比增長均超過10倍,其中長盈精密成爲三季度淨利潤增長之王,同比增長38159.10%。

此外,廣東上市公司維持高強度的研發投入。2024前三季度,共有846家廣東上市公司披露研發數據,合計研發費用達到2200.69億元,平均每家上市粵企的研發費用升至約2.60億元,同比增長6.18%。研發投入最高的爲比亞迪,前三季度研發投入爲333.19億元,研發強度爲6.63%,緊隨其後的是中興通訊,研發總投入爲186.41億元,研發強度高達20.70%,美的集團以114.01億元排在第三位,研發強度爲3.56%。

從已公佈研發投入的上市企業中看,廣東上市企業的研發費用佔其營業收入的比例平均達到了2.95%,整體研發強度超過A股均值2.43%。部分企業加大力度投入研發,主要集中在計算機、醫藥生物、電子等行業。其中雲從科技研發費用爲2.89億元,佔營業收入比例達到127.65%,研發強度問鼎廣東,在A股上市公司中位居前列。此外,科思科技、百奧泰的研發投入總額佔營業收入比例均超過100%,其研發投入均超過同期營收總額。

併購市場活躍

在資本運作方面,廣東上市公司表現活躍,尤其在併購市場表現尤爲突出,併購形式呈現多樣化。

面對IPO審覈的嚴格把控和節奏放緩,許多企業將目光轉向併購重組,以此作爲實現快速擴張和資源整合的重要途徑。廣東憑藉其發達的經濟基礎和完善的產業鏈,已成爲併購重組的熱土。

據Wind全球併購庫數據統計,2024年全年,廣東已經完成併購重組項目399起,交易總價值高達1140.8億元,數量上位居全國第一,交易總價值上居全國第二,僅次於浙江省(1387.58億元)。

其中,廣東上市公司作爲競買方已經完成的併購重組交易有127起,交易總價值合計286.1億元;正在進行中的併購重組交易169起,交易總價值合計887.33億元。

具體來看,廣東省上市企業併購市場表現活躍,呈現出多樣化的併購形式。

例如,在科技賦能方面,思林傑(688115.SH)擬定增收購同行業企業科凱電子,將助力其打造測控相結合的“硬科技新智造體”,成爲科技企業併購和A股上市公司收購擬上市企業的典型案例;在橫向併購方面,捷邦科技(301326.SZ)擬收購東莞賽諾,在消費電子領域進一步橫向拓展精密金屬業務產品線,加快公司相關產業佈局;在境外併購方面,瀚藍環境(600323.SH)計劃以協議安排方式私有化收購港交所上市公司粵豐環保(01381.HK),是環保行業高度關注的百億級併購。

此外,在國資併購方面,廣東宏大(002683.SZ)擬協議收購另一A股上市公司雪峰科技(603227.SH),提升“礦服民爆一體化”模式運作水平,將實現營收“百億跨越”;在資產置換方面,鬆發股份(603268.SH)正在籌劃重組置入恆力重工船舶製造資產,將爲上市公司發展注入強勁的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