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國安鐵三角莫成大外宣空包彈

旺報社評

陳明通轉任國安局長,邱太三執掌陸委會邱國正履新國防部,蔡政府此次國安高層的異動應是因應美中關係趨緩的風險管理,也象徵兩岸事務在蔡總統政策議程中的重要性和優先性提高。過去幾年蔡政府以臺美關係爲主導的國安戰略,進入「再平衡」階段。

「親美穩中」取代「聯美抗中

儘管人事異動後的國安團隊並未出現「新面孔」,幾乎都是蔡總統高度信任和倚重的老臣,但從蔡總統在人事任命後首次提出三個「鐵三角」概念可以看出,蔡政府的國安思維已做出重要調整。一是「親美穩中」取代「聯美抗中」,二是「務實溝通」取代「隔空喊話」。

大維總統府秘書長的庶務之責兼處理外交事務,同時蕭美琴扮演直通華府的橋樑,獨派色彩濃厚的吳釗燮大權旁落,今後臺灣對美關係料不會反過來衝擊臺海和平紅線。而兩岸「鐵三角」中的陳明通和邱太三,曾多次赴北京交流溝通,在綠營中比較瞭解大陸。更值得注意的是沉穩低調、跨越藍綠政府的資深兩岸經濟幕僚詹志宏,首次站上臺前,蔡政府能否提出更接近「九二共識」的兩岸論述,充滿想像空間。

新國安團隊亦有順應臺灣主流民意之意。經過去年川普政府極具聳動效果的對臺政策,以及大陸軍方層層進逼的臺海實力格局,臺灣大多數民衆早已對「抗中」無感,更是對臺灣捲入戰火充滿擔憂,有人把目前主流民意總結爲「避戰謀和」四個字,確是恰如其分。

「避戰」是爲了讓老百姓平安過好日子,民進黨何必要藉疫情對大陸口出惡言或冷眼相待,以至於激起整個大陸官民的反感?蔡政府何必要爲了虛名與美國鷹派勾肩搭背,令共軍對臺施壓師出有名?「謀和」是爲了真正找到兩岸共處之道、和解之方,以一中憲法、《兩岸關係條例》定位兩岸關係本來就不是問題,爲何5年來蔡政府始終在外面打轉?如果不是蔡政府在憲法清晰界定的兩岸關係前猶豫彷徨,獨派有本事裹挾反中民粹提出刪除「國家統一前」等修憲正名案嗎?

面對國力軍力日漸強盛、愛國情緒高漲的大陸,臺灣沒有挑釁的能力,更沒有玩兩手遊戲的本錢。大陸軍媒日前播出中印邊界地區兩軍衝突的影片,並公開戰死官兵的訊息,再度挑動起億萬民衆的愛國熱情,一位犧牲的年輕士兵的微信頭像,就是「小粉紅」推崇的愛國漫畫形象「那兔」,這說明「爲國犧牲」精神在大陸年輕一代有很強的穿透力。我們相信國軍也有保家衛國的決心與實力,更有民衆的支持,但臺灣有必要高調挑釁嗎?「抗中」有出路嗎?臺獨有可能嗎?2300萬人的福祉怎麼可以被少數人的政治利益所綁架呢?

蔡總統自己人掌控國安核心

慶幸去年兩岸關係緊張,但未出現擦槍走火、流血傷亡的失控局面,否則後果不堪設想。2008年到2016年兩岸關係的和平架構已經搭建起來,並且贏得包括美方在內的國際社會的正面肯定。儘管時過境遷,美中關係今非昔比,北京對香港的處理方式也折損了外界對其能否和平處理臺海政治議題的信心,但此時此刻主動權反而回到了蔡政府手中,這就需要新的國安團隊客觀務實研判情勢,一方面要在新兩岸論述上體現更多彈性和善意,另一方面要約束和抵制執政黨內部各種威脅臺海和平、謀求法理臺獨的動作和聲音。

若能做到這一點,蔡總統口中作爲「棋手」的臺灣才能真正實現。更何況外界也認爲,國安團隊三個鐵三角的最終到位,象徵着蔡總統「自己人」徹底掌控國安核心大權。

去年蔡政府的國安及兩岸政策充滿各種自相矛盾,蓋因外有川普政府的壓力,內有行政院長蘇貞昌等人利用疫情的牽制,始終放不開手腳,且在內外複雜環境的干擾下,與北京的溝通管道也全部斷絕。今年美中關係可望趨緩,疫情也逐漸受控,希望國安團隊的重整是蔡總統積極作爲的契機,而不是大外宣的空包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