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臺灣迫切的經濟危機
旺報社評
主計總處10月底下調第三季GDP成長率至2.32%,相較前次預測2.54%,減幅高達0.22個百分點。連帶全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將從8月的1.61%下修爲1.55%,保2失敗。臺灣經濟情勢比預期來得嚴峻,不排除可能迎來一波經濟危機。
臺灣經濟情勢嚴峻
關鍵在於投資不振。根據主計總處說法,第三季經濟成長率下修主因在資本形成不如預期,包括固定資產投資與存貨變動等,表現都比想像中來得弱勢。資本形成的負貢獻拉低整體經濟成長率高達3.93%,年衰退達14.04%,在庫存去化與國際需求疲弱的壓力下,短期恐怕無法獲得改善。
萎靡不振的投資,對照廠商實際生產行爲,正好反映有史以來最長的工業生產黑暗期。簡單來說,廠商對經濟前景悲觀,投資就會謹慎保守,生產表現自然跟着滑落。無論投資或生產,都是長期經濟動能的來源。這波景氣下滑對臺灣經濟體質可能的衝擊,不容低估。
數字會說話,9月工業及製造業生產指數分別衰退6.72%及7.01%,連續16個月負成長,史上最長。檢視細項可以發現,衰退最嚴重的是電子零組件業,前三季平均衰退21.9%,高居所有類別之冠。電子零組件是臺灣最大出口業別,整體出口比重4成以上,其中將近6成出口至大陸。而統計前9個月,臺灣電子零組件業對大陸出口平均衰退19.8%,相較對全球出口平均衰退12.8%,高出7個百分點。
數據證明,今年臺灣經濟每況愈下,主要緣由在於投資不振,投資低迷又與製造業中的電子零組件業生產及出口表現嚴重下滑有關,當中無非就是兩岸經貿大幅衰退所造成。經由一層層的抽絲剝繭可以理解,兩岸經貿緊緊牽動着臺灣經濟表現,這也是爲何我們長期呼籲,想要解決臺灣經濟沉痾,要從強化兩岸經貿關係着手,任何政黨都不能漠視這個事實。
當然,有人質疑,大陸經濟表現不好,爲什麼還要將兩岸綁在一起?或者說,如果再加深兩岸經貿連結,不是會更拖累臺灣經濟?答案顯而易見,這是因果謬誤與短視的錯誤。今年臺灣經濟一路下探,不能否認與大陸經濟疲軟脫離不了干係,但這不表示降低兩岸經貿依賴,臺灣經濟就會變好。道理很簡單,即便今年以來臺灣對大陸出口大幅衰退,但對陸貿易順差仍高達598.8億美元,穩居所有出超國家之冠。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對大陸的貿易順差支撐,臺灣經濟更糟。
大陸經濟舉足輕重
另一方面,短期不好,不代表長期一定不好。從近期消費、工業生產與出口等經濟數據來看,大陸經濟已經逐漸步出谷底,緩步回溫跡象明顯。根據大陸國家統計局統計,今年前三季大陸經濟成長率遠超市場預期,達到5.2%,全年預估可望超過官方增長目標,雖然明年經濟增長力道稍弱,但絕大多數外資機構仍認爲至少在4%以上。
這樣的表現,對於一個經濟規模位居全球第二、佔全球比重高達18%的國家來說,絕不能說「不合格」。更何況,若把時序拉長,2013年到2022年這10年,大陸經濟年均成長6.2%,對全球經濟成長平均貢獻率超過3成,都顯示大陸經濟舉足輕重的地位。切割大陸,對高度依賴出口的臺灣來說,當然不會是個好選擇。
《遠見》雜誌10月中發佈「2023兩岸和平調查」,其中認爲兩岸應該增加互動的民衆,比率高達74.4%,相較去年,高出15.6個百分點。即使兩岸關係依舊緊張,絕大多數臺灣民衆還是不願放棄與對岸交流機會。臺灣民衆考量的不只兩岸和平,藉由增加兩岸互動刺激經貿往來,進而緩解臺灣景氣下滑疑慮,也是廣大臺灣民衆的心聲。
民意說明一切。面對迫切的經濟危機,民進黨政府還要繼續抗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