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止損衝突、搶救和平、呵護蒼生
旺報社評
俄羅斯總統普丁以公投併吞侵佔烏克蘭領土,揚言不惜動用核武捍衛國土,俄烏戰事儼然升級。美國首富、特斯拉和SpaceX創始人馬斯克在推特提出「俄烏和平方案」,呼籲「如果你關心烏克蘭人民,請尋求和平」。俄烏戰爭引發國際輿論對臺海軍事衝突的猜想,若把「烏克蘭」換成「臺灣」,馬斯克這句話同樣適用。
尋求臺海和平共贏方案
臺灣不是烏克蘭,大陸也不是俄羅斯,馬斯克提出的「烏克蘭和平方案」:在聯合國監督下重新舉辦公投、克里米亞畫入俄羅斯、確保克里米亞水源供應、烏克蘭中立化等4點建議,並不符合兩岸關係現狀,但背後的邏輯和思維卻值得兩岸借鑑。馬斯克從俄烏開戰初期高調挺烏、援烏,到如今呼籲各方達成「止損點」,觸發轉變的原因,應是見證生靈塗炭的悲慘和恐怖。臺灣如果要避戰,必須認真思考是否拿得出能夠說服大陸、贏得國際支持的「臺海和平方案」。
1990年代兩岸開放交流初期,臺灣往來北京者如過江之鯽,幾乎每個人對兩岸關係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論或概念,並試圖透過各種管道行銷個人理念、影響兩岸決策者。這也直接促成了李登輝與對岸建立權威管道,並制訂《國統綱領》定義一箇中國涵義。馬英九政府時期,兩岸協商和交流逐漸進入深水區,雙方學界、商界、政媒界也不乏探索兩岸和平協議、軍事互信,甚至觸及敏感的主權、國家體制等問題者。
但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2019年端出「兩制臺灣方案」,對岸學界對兩岸關係遠景探討「一錘定音」,再加上香港情勢令北京充滿高度不安全感,大陸對所謂「統一後治臺」的討論,沒有最嚴、只有更嚴。而另一邊,民進黨執政後,「臺灣方案」成爲「伏地魔」。更令人咋舌的是,如今鼓吹戰爭在臺灣竟蔚然成風,謀求和平的努力被肆意歪曲和玷污。馬斯克若現身臺灣爲和平發聲,恐怕早就被網軍扣上「中共代理人」的帽子了吧!
諷刺的是,讕言培訓「黑熊勇士」、厲聲批判中共、躋身民進黨座上賓的曹興誠,曾經扮演類似馬斯克在俄烏議題中的角色。曹興誠曾提出「統一公投」,倡議北京端出統一方案交由臺灣民衆公投決定,一次不過可以再來,直到臺灣民衆真正接受爲止。暫且不論是否可行,他願意爲兩岸和平出謀劃策,自然值得尊重,如今卻反其道而行,甘願被抗中的民進黨消費,令人費解。
抗中非工商界主流思維
曹興誠立場急轉彎的背後,可能隱藏着「如何才能保臺」的大哉問。曹興誠當初主張統一公投的邏輯是「和中才能保臺」,而今跳向「抗中才能保臺」的極端。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曾說「和平」是臺積電成就「護國神山」功業的重要原因,抗中絕非臺灣工商界的主流思維。對於多數臺灣企業家而言,和中也好、親美也罷,都是保臺不可或缺的前提,臺灣經濟既依靠大陸,又聯結歐美,兩邊誰也得罪不起。姑且不論是否要在美中之間選邊,至少在目前,「抗中才能保臺」是多數工商業者絕不會認同的主張。
在商言商,不公開議論意識形態,但又與主要政黨保持良好關係,是臺灣民主化以來工商界的傳統。這種文化固然源於商人的本能,但也造成了長期以來臺灣工商界難在兩岸議題上言所當言、以行動影響政策的困境。尤其蔡英文政府改變了民進黨反商的基因,與「理念相近」的企業老闆來往密切,而情治司法機關對「政治立場」可疑的企業「查水錶」絕不手軟。兩極化的政治氛圍,讓工商界領袖對兩岸關係的擔憂多停留在私下的感嘆和不滿,而少有公開發聲者。
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臺海情勢愈是瀕臨戰爭,愈能激發出兩岸有識之士建構和平方案的思想火花。最近一段時間施明德、呂秀蓮等老一輩黨外政治領袖連續站出來,爲兩岸和平提出不少務實、理性的呼籲,希望更多資深政治人物、企業家、學界等社會意見領袖站出來止損兩岸衝突,搶救臺海和平、呵護天下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