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變化)“千萬工程”晉城實踐的“變”與“不變”

中新網太原8月21日電 (楊傑英 裴囡囡)“千萬工程”全面實施以來,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造福了萬千農民。紮根太行,“千萬工程”生髮出“萬千力量”,一幅幅新時代的“太行山居圖”向上生長。在這裡,“變”與“不變”間,上演着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的晉城實踐。

走進山西晉城高平,“高平有福”福地釜山,“高平有喜”喜鎮蘇莊,“高平有禮”禮遇伯方,“高平有樂”樂火北莊,“高平有戲”戲源古泫……阡陌沃野形成了“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一鎮一風光、一域一特色”的鄉村美景。

高平正是晉城市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系統謀劃全域推進鄉村振興的縮影。

晉城堅持全市域“一盤棋”,把農村和城市作爲有機整體通盤考慮,統籌謀劃環境整治、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社會治理、產業發展、農民增收等工作,高標準建設200個以上精品示範村、1000個以上提檔升級村、20個特色片區和3條示範廊帶,形成了“一環兩帶、五指成拳、百村精品、千村共富”的總體佈局,勾勒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美好藍圖。

市級統籌、縣級主體、縣鄉落實,層層抓落實,匯聚起系統謀劃、全域推進的強大合力。正確打開“千萬工程”這把“金鑰匙”,藏於太行山的鄉村開啓“山鄉鉅變”。

深入領會“千萬工程”背後的實幹要點,晉城市充分挖掘資源稟賦、歷史文化、自然生態、民俗特產等優勢,發揮太行一號文旅康養和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示範帶,百里沁河生態經濟帶,雲錦太行、城鄉融合、東方古堡三條示範廊帶及大景區牽引作用,因“村”制宜,大力發展“6+3”特優農業、文旅康養、觀光農業、特色文創、農村電商、庭院經濟,持續加強7個涉農專業鎮建設,努力讓更多老百姓在“家門口”有了“金飯碗”。

走進“中國傳統村落”澤州縣保福村,“網紅經濟”激活了古村“沉睡資源”,金繕木、山楂果、多肉植物……都“配套”了直播設備。過去一年,“一院十八坊”電商產業園帶動保福村集體收入達150萬元,帶動就業350人,人均增收3萬元。

城區龍穀倉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園緊張忙碌,麪粉、大米、糧油等一批批農產品從這裡遠銷北京、江蘇、河南。作爲全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龍穀倉加強與村合作社、農戶合作,帶動種子銷售、農機、貨運、直播帶貨、飼料加工等多個產業鏈發展,帶動周邊村民200多人就業,上下游產業鏈1000餘人就業。

還有陽城縣柏溝村打造手工麥芽棗糕生產基地和“八八宴席”預製菜生產基地,高平市中廟村謀劃建設晉東南地區最大的制香基地,陵川縣楊寨村引入醫藥生產、倉儲物流等各類企業25家實現多元發展……

一個個喜人的數據,映射出晉城市鄉村產業發展的堅定步伐:謀劃總投資103.6億元的77個鄉村產業項目,已完成投資19.7億元,佔年度計劃的54.4%。其中“6+3”特優農業項目28個,文旅康養產業項目37個,農村新產業新業態項目12個。

如何讓鄉村更像鄉村?晉城市用好“千萬工程”這把“金鑰匙”,從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入手,造就萬千美麗鄉村,實現太行山水美如卷,一半山鄉一半城。

爲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晉城市開展了以“五清一改”爲重點的農村人居環境突出問題集中整治,累計投入資金1.9億元,動員羣衆9.3萬人次,清理各類垃圾27萬噸,拆除廢舊建築和殘垣斷壁1萬餘處,全市鄉村環境面貌實現整體提升。

短短几年,晉城市1542個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突破10萬元,其中近1/3的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00萬元,一半的村達到50萬元,2/3的村達到30萬元。晉城用推動共同富裕的實踐,檢驗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的成果。

“千萬工程”緣起浙江,點亮太行。“千萬工程”的晉城實踐還在繼續,太行山上的萬千鄉村將在“變”與“不變”間,展現萬千變化,煥發萬千氣象。(完)

(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