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回顧96版《龍捲風》,重返風暴中心(含當年視效顧問採訪)
由華納和環球影業聯合出品的新版《龍捲風》,即將在7月19日在全國公映。
△ 新版《龍捲風》本週公映
28年前的初版《龍捲風》在好萊塢電影工業史上有着非凡的意義,作爲早年引進中國的好萊塢大片,其令人驚歎的視覺和聲音效果也給國人觀衆帶來了在大銀幕上十足的震撼。
△ 1996版《龍捲風》
對於筆者而言,這部電影承載着特殊的情感記憶——這是我人生中有記憶的第二部好萊塢電影,影片的驚人視效深深吸引了我,塑造了我對電影的熱愛。
當年,《龍捲風》爲我們打開了通往好萊塢鉅製的大門,今天,讓我們藉着新版《龍捲風》上映的契機,一起回顧那部令人心潮澎湃的經典之作。
1 好萊塢災難大片:從吸睛到震撼
災難片作爲最受歡迎的商業電影類型之一,其魅力在於通過聲畫生動展現來源於生活卻超越生活的故事。它幾乎彙集了所有能夠吸引觀衆的商業元素,在好萊塢歷史上有着輝煌的時期。
上世紀70年代是災難片的黃金時代:《波塞冬歷險》(1972)、《大地震》(1974)和《火燒摩天樓》(1974)等經典作品通過展示大型災難事件和人類在危機中的反應,成功引發了觀衆的廣泛關注。
△ 1972年的《波塞冬歷險》獲得8項奧斯卡提名,捧走2座小金人
△ 1974年的《大地震》獲得4項奧斯卡提名
△ 1974年描寫火災的《火燒摩天樓》獲得8項奧斯卡提名,獲獎3座
災難片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們在娛樂的同時,提供了發人深省的內容和啓示。無論是面對自然災害還是人爲危機,這些影片都展示了人在極端情況下的勇氣和智慧,讓觀衆在享受視覺盛宴的同時,思考更深層次的問題。
而上世紀90年代,特效電影進入了黃金時代。《終結者2:審判日》(1991)和《侏羅紀公園》(1993)的成功使得特效成爲吸引觀衆的主要賣點,觀衆對特效的期望大幅提升,電影製作人因此也更願意投資於高特效影片。
△ 《終結者2:審判日》(1991)中劃時代的計算機特效
△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在《侏羅紀公園》片場,圖片源自Universal Pictures/Amblin Entertainment
在經歷了八十年代動作片與科幻片的熱潮後,觀衆渴望新的電影類型,於是“災難片+特效”進入了好萊塢的視野。
《龍捲風》從策劃之初的目標即是打造一部具有視覺衝擊力的商業電影,本片牽頭人之一即是好萊塢的著名導演和製片人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rberg)。
△ 斯皮爾伯格在1994年第66屆奧斯卡頒獎禮上憑藉《辛德勒的名單》斬獲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兩項大獎,躊躇滿志。圖片源自網絡
1993年的《侏羅紀公園》大獲成功後,斯皮爾伯格希望能夠再製作一部以視效爲主的電影,他和他的製片搭檔凱瑟琳·肯尼迪向工業光魔(Industrial Light & Magic, ILM)提出挑戰。
由“星球大戰”系列之父喬治·盧卡斯創辦的工業光魔雖然在特效製作領域是天花板的存在;但不同於已經滅絕的史前恐龍,龍捲風是全球觀衆都見過的事物,“如何用數字技術創建令人信服逼真的龍捲風”,成了擺在特效團隊面前的首要難題。
《龍捲風》立項之初甚至都沒有劇本,因爲如果解決了“龍捲風特效”問題,其他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筆者此次有幸採訪到了當年負責《龍捲風》視效創意顧問丹尼斯·穆倫(Dennis Muren)。
△ 丹尼斯·穆倫(Dennis Muren),圖片來自LucasFilm
丹尼斯是好萊塢傳奇般的電影視效大師,曾擔任過《侏羅紀公園》、《E.T.》、《星球大戰》、《奪寶奇兵》等片的視效監督;在他職業生涯中一共獲得過13次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提名,獲獎8次,以及一次奧斯卡科技成果獎。
△ 丹尼斯·穆倫在“星球大戰”拍攝現場,圖片來自網絡
回憶起當年《龍捲風》的製作過程,丹尼斯仍然記憶猶新。
1993年,丹尼斯擔任了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導演的《侏羅紀公園》的視效監督,並獲得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有着這份愉快與信任的合作經歷,他接到了來自安柏林娛樂(Amblin Entertainment)斯皮爾伯格、凱瑟琳·肯尼迪和弗蘭克·馬歇爾的電話,來詢問他製作一部以龍捲風爲主角的電影在特效上的可行性。
丹尼斯最初對這個項目的反應是謹慎樂觀的,
他意識到,這不僅是一個技術挑戰,還需要團隊在視覺效果上達到新的高度。
在此之前,好萊塢並沒有其他影片有過數字技術製作複雜天氣現象的經驗,唯一具有銀幕記憶的龍捲風場景可能只有1939年的《綠野仙蹤》,當時龍捲風的效果是由一個布制模型完成的。
△ 《綠野仙蹤》(1939)中的龍捲風場面
△ 在96版《龍捲風》中,導演揚·德·邦特最後在成片中也對《綠野仙蹤》進行了致敬
喜歡接受挑戰的丹尼斯決定先行牽頭製作一部測試影片,他查閱學習了大量真實的龍捲風視頻。
丹尼斯選擇在舊金山北部拍攝測試鏡頭,利用計算機圖形技術重建並摧毀一個穀倉,以展示龍捲風的威力。
△ 96版《龍捲風》預告片中出現的測試鏡頭,完整原片已遺失
對於當時的好萊塢來說,這一測試片段效果幾乎震驚了所有人,即使視效團隊的大部分工作人員都有着豐富的經驗,但這次創建的效果是開創性的——正是這段短片成功說服了製片方投資拍攝這部電影。
在影片初期的預告片中曾經有過這個片段的驚鴻一瞥,但其實該片段並未出現在最後的成片當中;而遺憾的是,該完整影片在當時工業光魔搬遷期間已經遺失,現今只能找到唯有的十幾秒片段。
在製作《龍捲風》期間,丹尼斯雖然忙於《侏羅紀公園2:失落的世界》的特效製作,但他仍然以顧問的身份深度參與了《龍捲風》的特效製作,具體的視效監督由Stefen Fangmeier、John Frazier、Habib Zargarpour和Henry LaBounta四人負責。
在討論技術挑戰時,丹尼斯提到了粒子系統的複雜性和如何使龍捲風在視覺上逼真:
團隊採用粒子系統來生成並控制大量微小的粒子,這些粒子會根據設定的規則和環境變化進行運動。
丹尼斯還強調了照明(Lighting)的重要性,他們不僅需要控制粒子的動態行爲,還需要在光線效果上達到真實感。
影片情節的展開,相當一部分是在“公路上追逐龍捲風”;而在《生死時速》有過執導大量追車戲份的揚·德·邦特來說,這給了他絕佳施展才華的機會。
在《生死時速》中,德邦特使用了大量的手持攝像機和動態拍攝手法,創造出緊張刺激的效果;在《龍捲風》中,他延續了這種風格,通過手持攝像機和快速移動的鏡頭捕捉風暴追逐者的緊張場面,增加了電影的真實感和緊迫感。
雖然效果極佳,但是手持攝影的不穩定性也爲後期特效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在被問及手持攝影對於特效的難度時,丹尼斯強調了“讓導演充分發揮創意”的重要性,他認爲這是實現最佳效果的關鍵。
他支持導演的願景,包括使用更多的動態鏡頭移動和塵土效果,以增加影片的真實感和危險感。
丹尼斯認爲,《龍捲風》在視覺效果領域樹立了新的標準,對電影行業產生了深遠影響:
丹尼斯強調了視覺效果不僅僅是技術上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它們能夠引發觀衆的情感反應;他力求每部他參與的影片不僅要視覺效果看起來逼真,還要能讓觀衆感受到情緒上的衝擊和共鳴。
在《龍捲風》中,丹尼斯及其團隊在設計特效時,不僅關注龍捲風的外觀和運動,還考慮到觀衆在看到這些場景時的情感反應,以增強觀影體驗的深度和沉浸感。
△ 《龍捲風》(1996)劇照
△ 影片中經典的“被龍捲風捲起的奶牛”
2 導演與選角的幕後故事
《龍捲風》的導演人選過程經歷了多個階段,涉及多位知名導演。製作團隊考慮了詹姆斯·卡梅隆、約翰·班德姆、蒂姆·伯頓等多位導演,最終選擇了——揚·德·邦特(Jan de Bont)。
△ 導演揚·德·邦特(中)《龍捲風》
揚·德·邦特在執導《生死時速》後聲名鵲起,展示了他在處理動作場面和緊張節奏方面的才華。儘管《生死時速》是他的導演處女作,他在《虎膽龍威》和《獵殺紅色十月》等動作片中擔任攝影師的經驗使他成爲《龍捲風》的理想人選。
△ 《生死時速》(1994)
在加入《龍捲風》之前,揚·德·邦特曾在《哥斯拉》的前期製作上工作了一年,雖然最終他選擇了離開那部電影,但是同樣是以視效爲主的《哥斯拉》上的工作經驗很快地幫助了他開展到《龍捲風》的製作中來,因爲兩部電影都同樣有大量的CGI工作。
揚·德·邦特回憶到製作之初時曾表示,他之前從沒有親眼見過龍捲風,但他的導演團隊僱用了一支追風者團隊去拍攝大量的真實龍捲風視頻素材讓其用於研究和準備工作。
看到他們在命懸一線之時記錄下的那些驚心動魄的畫面,還聽他們興奮地說“我差點整個命都沒了”,揚·德·邦特對此非常着迷,也很興奮地去執導這部電影。
本片在選角之初曾考慮過多位大腕級演員,在與不同演員的接洽過程中,有些人不希望被染髮,有些人在發覺影片真正的主角是龍捲風之後就拒絕了邀約。
根據選角導演Risa Bramon Garcia的筆記顯示,在研讀劇本之後她的工作目標是爲影片尋找一些不太具有“都市感”(Urban style)的面孔;在《龍捲風》之前,海倫·亨特(Helen Hunt)幾乎沒有任何大製作影片的經驗,在製片方提出質疑之時,導演一直堅持要使用她。
△ 海倫·亨特
他認爲亨特具有領導能力和強烈的存在感,符合他對喬·哈丁這個角色的期望,這個角色需要具備在風暴追逐團隊中起到核心作用的氣質。
而之前曾在《阿波羅13號》中有過亮眼表現的比爾·帕克斯頓(Bill Paxton),也是因爲願意自己親自上陣出演,外加他的形象有着牛仔般的鄉村風格,因此被選中出演男主角。
△ 比爾·帕克斯頓在《泰坦尼克號》中的出演
《龍捲風》之後,海倫·亨特繼續在影視界取得成功,憑藉電影《盡善盡美》獲得了奧斯卡獎;
比爾·帕克斯頓在《泰坦尼克號》等多部影片中有出色表現,並開始嘗試導演工作,遺憾的是,帕克斯頓於2017年因手術併發症去世。
其他主要演員如菲利普·西摩·霍夫曼(Philip Seymour Hoffman)在《龍捲風》後也取得了巨大成功,憑藉《卡波特》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霍夫曼在2014年去世,享年46歲。
△ 菲利普·西摩·霍夫曼(中)
3 追求真實:實拍結合CG的拍攝手記
雖然立項之初就確定了這會是一部以CG視效主導的電影,但是爲了力求畫面最大的真實感,導演和製作團隊仍然儘可能地進行實拍。
影片主要拍攝地點選定在美國的俄克拉荷馬州和愛荷華州,這些地點被選中是因爲它們的地形和氣候條件非常適合表現影片中的風暴場景。
俄克拉荷馬州尤其位於所謂的“龍捲風巷”(Tornado Alley),這一區域以頻繁的龍捲風活動而聞名,因此爲電影提供了逼真的背景環境。
此外,這些地方的開闊平原和廣闊的天空也增強了影片的視覺效果,使龍捲風的場景更加震撼和真實。而根據攝像回憶,在一些外景場地拍攝時,就有收到過警報不遠之處就有龍捲風。
影片的拍攝過程如同故事的主角龍捲風一樣存在着風雲變幻各種不確定性,也讓演員和劇組人員吃盡了苦頭。
爲了展現風暴的兇猛,拍攝現場使用了大量的鼓風機和塵土、玻璃、樹枝、冰塊等道具,讓演員幾乎無法睜開雙眼;而兩位主演需要整整五天都要經歷如此嚴苛的拍攝條件,最後也因爲異物進入雙眼而導致眼睛發炎。
△ 《龍捲風》(1996)片場照,圖片源自網絡
爲了拍攝風暴和閃電的效果,製作組在一場戲中使用了高強度光源,在經歷了一整天的拍攝之後,第二天兩位主演化妝時都表示雙眼看不見了。
回憶這些艱苦的拍攝時,海倫·亨特多年後理解地回憶道,導演揚·德·邦特的電影之所以看起來那麼酷,是因爲他對細節和效果的高要求,雖然這對演員和劇組來說非常嚴格和辛苦,但這正是一個優秀導演所應該具備的品質。
這樣的嚴格要求最終呈現出了令人震撼的視覺效果,這是大家對電影導演的期望。
4 《龍捲風》成爲全球影史經典
《龍捲風》於1996年上映後,在評論界引起了廣泛關注。儘管影評人對影片的角色和對白有一些批評,但大多數媒體和影評人都一邊倒的對影片的視覺效果和整體娛樂性表示了高度讚賞。
知名影評人羅傑·以伯特認爲“這部電影充滿了特效,而且這些特效都非常具有說服力”。
《洛杉磯時報》認爲導演揚·德·邦特在製造緊張和懸念方面非常出色,能夠讓觀衆與演員一同感受到體驗的衝擊。
《時代週刊》認爲電影充滿了令人窒息的興奮,儘管角色發展和對話有些薄弱,但其視覺效果和特技表演彌補了這一切。
《龍捲風》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影片在1996年5月10日的首映週末即收穫了超過4105萬美元的票房,打破當時5月電影的首週末票房記錄;影片在美國本土最終累積了約2.41億美元的票房收入。全球總票房更是超過了4.94億美元,成爲當年最賣座的電影之一。
這一成績不僅展示了影片的廣泛吸引力,也證明了災難片這一類型在商業上的巨大潛力。
此外,《龍捲風》在商業上的成功還體現在其對家庭娛樂市場的影響。
它是第一部以DVD格式發行的電影,通過先進的DTS環繞聲系統,觀衆在家中也能體驗到電影院般的震撼效果。其標誌着家庭影音娛樂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 DVD技術誕生後,第一部以此格式發行的電影長片就是《龍捲風》(1996)
憑藉出色的視覺與聲音表現,《龍捲風》獲得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和最佳音響效果兩項提名。
在影片的成功之後,續集的計劃卻一直未能成行,《龍捲風》在當時使用了大量計算機特效,但也依賴於大量實拍特效。
揚·德·邦特指出,如果再拍續集,使用同樣的實際特效將是非常昂貴和複雜的。他還提到,早期的視覺效果處理非常緩慢,每個鏡頭都花費巨大。
主演海倫·亨特曾提出一個續集構想,並希望自導自演,但最終被製片公司拒絕。
《龍捲風》在1996年9月引進中國上映,作爲早期進入中國市場的好萊塢大片之一,在當年中國只開放10部好萊塢大片的名額時,它引起了廣泛關注。
《龍捲風》在中國上映後迅速吸引了大量觀衆,對於很多中國觀衆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在大銀幕上看到如此逼真的自然災害特效,影片在視覺效果和音效上的卓越表現極大地提升了觀衆的觀影體驗。
影片當年在中國票房超越5400萬人民幣,爲年度票房第二,僅次於成龍的《警察故事4》。
1996年是中國進入第二個完整的十部分賬大片年份,到電影院觀賞好萊塢商業大片已成爲當時的一種社會時尚流行。
雖然本片未同步引進,並沒有分得暑假檔的紅利,但九月的開學季校園集體活動和國慶假期,都讓《龍捲風》有了呼風喚雨之地,這部片子成了名副其實的新時期中國觀衆的災難大片“啓蒙作”。
△ 2010年前引進中國的海外災難片及票房排名(點開看大圖)
對於影迷們來說,經典的魅力在於它們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並在多年後仍然能夠打動人心。1996年的《龍捲風》深深影響了一代觀衆,讓他們對災難片充滿了熱愛與期待。
如今,新版《龍捲風》再次選擇暑期檔上映。
△ 《龍捲風》(2024)
對於曾經被1996年《龍捲風》震撼的觀衆來說,這是一次重溫經典的絕佳機會,而對於新一代的觀衆來說,這將是他們首次在大銀幕上體驗到如此震撼的視覺盛宴。
無論是懷舊的老影迷還是充滿期待的新觀衆,這部影片無疑將再次爲我們帶來不可思議的視覺享受和心靈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