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藥、登月……《自然》預測2025年科學“大事件”

編譯 | 徐銳

“減肥神藥”、太空探索、氣候變化……12月17日,《自然》在線刊發文章,預測了2025年值得關注的科學事件。

在藥物研發方面,繼“減肥神藥”司美格魯肽注射液以及其他GLP-1受體激動劑“大熱”後,2025年可能迎來針對肥胖症的新一輪藥物研發成果。

美國製藥公司禮來將完成其新型口服藥物奧格列龍的Ⅲ期試驗,以評估2型糖尿病患者長期使用該藥物的安全性。這種藥物更容易生產,價格也更便宜。

禮來的三受體激動劑瑞他魯肽也將在2025年繼續開展試驗。此前的Ⅱ期試驗中,使用最高劑量瑞他魯肽的受試者在11個月內體重減輕了24.2%。此外,美國製藥公司安進的藥物馬瑞肽將於2025年開展Ⅲ期試驗。

與此同時,研究人員將探索GLP-1受體激動劑治療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等其他疾病的潛力。

2025年還可能成爲疼痛治療的轉折點。美國監管機構預計明年1月完成對美國福泰製藥的非阿片類止痛藥蘇澤曲林的審批。如獲批,該藥物將成爲20多年來首個治療急性疼痛的新藥之一。

在粒子探測方面,粒子物理學家希望位於瑞典隆德的歐洲散裂中子源能在2025年運行。科學家將利用這臺耗時10多年建設的設施探測材料結構。與此同時,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建造價值170億美元超級對撞機——未來圓形對撞機的詳細可行性研究,也將於2025年完成。該研究將評估建造周長91公里的粒子加速器的成本、技術和環境影響等。

在宇宙探索方面,2025年將是人類“奔月”繁忙的一年。1月,日本iSpace公司將開展“月球探險”任務,發射着陸器和微型月球車,嘗試在月球着陸。而美國直覺機器公司將向月球南極發射搭載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冰鑽和質譜儀的航天器,以分析月表下的物質。此外,作爲該任務的一部分,NASA的“月球開拓者”航天器將繞月運行並繪製月表水地圖。

中國科學院和歐洲空間局的聯合項目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全景成像衛星(SMILE),以及NASA的“統一日冕和日球層偏光計”任務將於2025年執行發射。

在氣候變化方面,2025年11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COP30)將在巴西舉行,標誌着聯合國氣候談判迎來30週年。各國希望在這次會議上確定COP29未解決的資金問題。

此外,前不久在韓國落下帷幕的“全球塑料條約”政府間談判委員會第五屆會議,由於各方在部分關鍵議題上存在明顯分歧,未能如期達成最終協議。2025年談判將繼續進行,以形成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文書。

好消息是,明年NASA和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聯合研發的合成孔徑雷達衛星,以及歐洲空間局BIOMASS衛星的發射,將爲氣候學者帶來研究森林和自然災害的新機遇。

此外,《自然》刊發的文章還關注了腦機接口、大流行病防範、特朗普重返白宮對科學領域的影響等多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