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18帶回55「太空特產」 約34.6公斤 助力28科學實驗
北京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工作人員4日檢查返回實驗樣品的狀態。 (新華社)
4日凌晨1時24分,中國空間站第七批空間科學實驗樣品隨神舟十八號飛船順利返回。本次下行科學實驗樣品共55種,涉及空間生命科學、空間材料科學、微重力燃燒科學等領域28項科學實驗項目,總重量約34.6公斤。
來源:YouTube
央視新聞報導,生命類科學實驗樣品4日轉運至北京的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作爲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總體單位,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對返回的生命實驗樣品基本狀態進行檢查確認後,交付科學家開展後續研究。
香港文匯報報導,4日凌晨1時24分,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着陸場成功着陸,「太空出差」半年多的航天員葉光富、李聰、李廣蘇全部安全順利出艙,健康狀態良好。他們並於當日上午乘機返回北京,進入隔離恢復期。
有港媒報導,3人駐留天宮太空站192天,期間進行兩次出艙活動,刷新中國太空人單次出艙活動時間紀錄。重返天宮的葉光富,刷新中國太空人在軌駐留時間紀錄,成爲中國首名累計飛行時長超過一年的太空人。
值得一提的是,空間站第七批空間科學實驗樣品亦隨神十八航天員返回地球,並已交付給科學家。本次下行科學實驗樣品共55種,包括「太空養魚」斑馬魚培養基等樣品,共涉及空間生命科學、空間材料科學、微重力燃燒科學等領域28項科學實驗項目,總重量約34.6公斤。
神舟十八號任務期間,「太空養魚」、「厭氧古菌」等空間科學研究項目,都受到關注。據介紹,此次隨神舟十八號飛船下行的生命類樣品,就包括斑馬魚培養基、耐輻射微生物、石生微生物和地衣等共24種。
針對這些樣品,後續科研人員將在地面繼續研究,包括進行宏基因組測序,表型遺傳分析,蛋白組與轉錄組分析等。例如研究厭氧古菌對地外環境的適應能力,爲生命地外宜居性探索提供關鍵的先驗研究基礎;評估極端環境微生物的生存極限和耐受性,探討極端環境微生物向外太空拓展的能力,研究地球生命發生星際傳播的可能性,驗證岩石有生源假說。
據悉,材料類和燃燒類樣品後續將隨飛船返回艙運輸回京。本次下行的材料類樣品包括生物活性玻璃和光學薄膜等30種。返回後科研人員將進行組織形貌、化學成分及其分佈差異等測試分析,研究重力對材料生長、成分偏析、凝固缺陷及性能的影響規律,研究材料在空間特殊環境下的使役行爲和使役性能,可在下一代航發渦輪葉片、太空用光纖激光器、精準醫學修復等領域的材料製造和應用方面提供技術支撐。
北京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工作人員4日檢查返回實驗樣品轉運包狀態。(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