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鬆成:中國企業“走出去”,可以嘗試與當地資本合作規避風險

“最近幾年,我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加快。”近日,在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研究院院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盛鬆成說。

今年上半年,我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超過726億美元,同比增長16.6%。其中,在“一帶一路”國家投資接近155億美元,同比增長9.2%。

盛鬆成說,截至2022年的數據顯示,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分別佔全球流量和存量的10.9%和6.9%,分別排名全球國家(地區)的第二和第三位。

“其中,流量和存量是不同的,‘流量’是當年的新增量,‘存量’是多年積累下來的餘額。這個排名說明最近幾年我國對外投資在加快,未來在全球存量中的佔比會進一步增加。”他說。

盛鬆成認爲,企業“走出去”機遇與風險並存,應該全面考慮、審慎決策,避免盲目“跟風”。他建議企業可以嘗試與當地資本合作,以規避風險。“因爲當地資本總是比較瞭解風險,也比較瞭解投資收益。”他說。

盛鬆成同時觀察到,無論是中國,抑或是全球其它國家,對外投資中的服務業的佔比越來越重。

“我認爲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大部分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服務業佔比在不斷提高,所以服務業對外投資佔比也在提高;二是服務業主要爲輕資產行業,風險比較小,所以在不確定的國際環境下,大家傾向於投資服務業。”他說。

以中美兩國進行對比,服務貿易結構存在很大差異,“美國在金融、知識產權使用費、其他商務活動等領域優勢明顯,實現了順差。我國則在對外承包工程和建設方面實現了順差。這是我們幾十年來基礎設施建設的經驗、技術、運營各方面積累和推廣的過程。”盛鬆成說。

盛鬆成同時指出,從細分行業看,我國服務業中的高端部分與美國差距還是較大的,比如信息科技、專業服務等,這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先進生產性服務業。

比如,我國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佔GDP的3.9%,美國信息業佔GDP的5.4%、計算機系統設計和相關服務佔1.8%,合計佔GDP 7.2%;科學研究技術服務我國佔GDP的2.5%,美國是5%;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我國佔GDP的3.3%,而美國對應的細分行業很多,綜合來看高於中國3.8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金融業佔GDP比重是7.9%,接近8%,而美國才7.3%。我們的金融業佔比確實比較高,所以我們提出要建設金融強國,而不僅僅是金融大國。”盛鬆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