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規模5萬億,護理員缺口550萬,商業護理企業如何解決服務供給難題?

乾貨搶先看

1.據統計,我國失能、半失能老人數量約4400萬,商業護理服務市場規模達5萬億。然而,當前養老護理員缺口巨大,人員的供需不匹配是很多養老服務企業需要克服的難題。

2.當前居家護理服務的主要市場參與者分爲兩類:基於"網約護士"模式的企業和家政服務類企業。居家護理服務天花板高,發展彈性大,會是護理市場的主要模式。

3.美國醫療保健招聘平臺Incredible Health採用"平臺預篩選+候選人反選"的方式吸納護理專業人才。該模式下,醫院的招聘效率得以提升25倍。

前言

當前,我國失能、半失能老人數量約爲4400萬人,而在這些失能老人背後,是千萬個揹負着巨大身心壓力的家屬。據相關統計,家庭照護者照顧老人的平均時間爲4年,其中,有15%的照護者照顧失能老人的時間超過10年。

隨着我國老齡化程度加劇,未來對護理服務的需求將持續增長。相關研究顯示,我國商業護理服務市場規模達5萬億。然而,專業的養老護理員資源卻依然稀缺。

失能老人家庭普遍面臨着沒有可靠渠道找護理員、找到的護理員無法勝任照護工作、優秀的護理員難以長期留任等問題。數據顯示,我國養老護理員供給缺口達550萬,新增老年護理員的流失率爲40%至50%。

在此背景下,如何培養、留住護理人才,將成爲養老服務市場在下一階段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

本文,AgeClub與丹諾康聯合創始人Timothy Chen、河山薈居家照護服務品牌董事長兼總經理王東進行深入對談,共同探討我國護理行業所面臨的挑戰與養老護理員培養方面的成熟經驗與見解。

PART 01 疲憊的親情照護者,空缺的專業護理員

今年4月,鳳凰網發佈的一篇名爲《當一位北大教授成爲24小時照護者》的文章引發大量關注。文中,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胡泳,講述了自己照護患有重度阿爾茨海默症的母親的細節與個人感受,失能老人的照護問題再一次引起廣泛討論。

"當你身處人生盛年,擁有智慧、事業、家庭和現代生活方式,忽然間,你被每天強制勞動9小時,包括但不限於:製作軟質食物;餵飯;清理地板痰漬;將打翻物品歸位;洗澡、擦拭、換尿布;換洗內外衣物;換洗牀單被褥;陪玩陪聊;跑醫院;喂藥……

你晝夜顛倒。你懸心吊膽。你面對意外,面對破壞,面對毫無理性的怒氣和敵意。你每天的核心挑戰是抓住排泄時機,行動必須精準,差之毫釐,意味着加倍的擦拭、清理、換洗。"

一個老人的護理難題,映射着我國千萬個家庭正在面臨的"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普遍困境。

據相關統計,家庭照護者照顧老人的平均時間爲4年,其中,有15%的照護者照顧失能老人的時間超過10年。在疾病面前,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壓力,專業養老護理員的介入,將成爲走出這一羣體性困境的重要突破點。

1. 商業護理服務市場規模達5萬億

根據調查數據,2022年,我國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數量約1.9億人,失能、半失能老人數量約4400萬人。《中國養老服務藍皮書(2012—2021)》預計,未來中國失能總人口將繼續攀升,2025年預計達7279.22萬人,至2030年或可達1億人。

當前,我國大部分失能老人的照護工作仍需由其家庭成員承擔,在不久的將來,隨着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少子化趨勢漸顯,獨生子女一代的照護問題將成爲更爲嚴峻、普遍的社會困境。

廣泛存在的照護難題,催生了對於商業護理服務的巨大需求。

蛋殼研究院最新研究測算,商業護理服務在失能老人羣體中的滲透率約爲75%,護理價格約爲10萬元/年;在具備自理能力的老人中,商業護理服務滲透率在5%左右。綜合測算,中國商業護理服務市場的市場規模接近5萬億。

2. 專業照護人員稀缺

與龐大的市場規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前相關服務人員供給明顯不足。

作爲身處照護服務一線的關鍵工種,護理員的專業技能與個人素養直接關係到照護效果的優劣。從當前情況來看,具備足夠專業知識和個人素養的護理員缺口巨大。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全國"最缺工"的100個職業排行中,涉及大健康領域的職業共7個,養老護理員位居該領域首位。

究其原因,工作強度大、社會認可度不高、工作環境較差、職業前景不佳、福利待遇較低等,都是護理行業難以吸引人才的關鍵因素。

丹諾康聯合創始人Timothy Chen在與AgeClub的交流中指出,人員的供需不匹配是很多養老服務企業在起步階段需要克服的難題。

他表示,在部分城市,由於第三方培訓資源相對不足,即便養老服務企業已經運營了兩至三年,仍然會面臨照護員招聘困難的挑戰。此外,一些培訓機構在提供養老相關的職業培訓時,若其資金來源較爲單一,例如過度依賴政策補貼,並且培訓名額有限,這將不可避免地限制市場上專業照護人才的供應。

"在實際業務中,的確會存在招人困難的問題。"河山薈居家照護服務品牌董事長兼總經理王東也與AgeClub分享了類似的體會。

他進一步分析,"近些年來,伴隨長期護理保險的推廣,一大批家政人員轉入養老服務領域,然而由於缺乏系統性培訓,這些人員普遍年齡較大、綜合素養偏低,致使整個行業服務能力較弱且人員流動性頗高。此外,當下許多年輕人對於踏入養老行業存有顧慮,這與行業自身的不規範、社會價值觀、年輕人的成長環境以及區域文化差異等諸多方面因素緊密相關。"

未來,改善工作環境、提升工資待遇、完善的培養體系、人性化的管理模式都將成爲有效吸納護理人才的關鍵要素。

PART 02 搶灘居家照護,手握人才是關鍵

面對數千萬失能老人迫切的照護需求、身心俱疲的家庭照護者、稀缺的護理資源,養老護理員這一職業的培養與管理工作顯得尤爲關鍵。

1. 護理員:專業度要求高,居家照護爲主要工作場景

(1)職業技能:從生活照料到基礎醫療

"失能老人"的日常起居通常需要他人的協助。根據國際通用的評估標準,如果在吃飯、穿衣、上下牀、如廁、室內移動、洗澡這六項基本生活技能中,有一到兩項難以獨立完成,則被視爲"輕度失能";若有三到四項難以完成,則判定爲"中度失能";而五到六項均難以完成時,即被認定爲"重度失能"。

除基本生活照護需求之外,大部分失能老人都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腦卒中等基礎疾病,情況嚴重的則需要用到呼吸機、胃管、尿管等醫療器械。因此,照護工作不僅要具備基本的生活護理技能,還需要有一定的醫療知識儲備。

然而,"生活照料+基礎醫療"的職業技能組合,仍不足以支撐一個優秀養老護理員的全部工作。

作爲一個與"人"密切相關的職業,與老人接觸前期,養老護理員需要具備敏銳的觀察分析能力,深入瞭解老人的個性、家庭情況、身體狀況,以便開展後續的護理工作。

另外,在護理服務期內,養老護理員則需具備三項必要的"軟技能":

從實際招聘信息可以看出,目前養老護理員的服務內容包括輔助護士完成部分醫療、康復操作,承擔部分病情監測工作, 提供細緻的生活照護等。

未來,護理服務仍需進一步拓寬其深度和寬度,圍繞客戶的實際需求,形成覆蓋診前、診中、診後的完整服務體系。

(2)工作場景以"居家護理"爲主

中國社科院教授唐鈞曾表示,原先我們普遍認爲僅中國的老年人對養老院持有牴觸情緒,但研究發現,其實全世界的老年人都一樣。

社會保障界組團前往發達國家走訪發現,考察地95%以上的老年人都住在家裡,由自己、家庭和社區承擔照護責任。這一趨勢正逐漸成爲發達國家養老政策的主流方向,而養老機構的角色則更加聚焦於爲那些嚴重或完全失能失智的老人提供專業且必要的照料服務。

未來,在我國"9073"養老格局(90%居家養老,7%社區養老,3%機構養老)下,居家養老將成爲主流的養老方式。

對於失能老人而言,受養老資源、經濟條件、心理需求等因素的影響,居家照護也將成爲大多數家庭首選的照護模式。

當前居家護理的市場參與者主要分爲兩類:

《2023商業護理服務白皮書》指出,居家護理服務市場天花板高,發展彈性大,會是護理市場的主要模式。但由於受場所限制,服務範圍相對有限,很多技術含量高、專業的醫療護理工作無法開展。

此外,相較院內場景,居家場景更加複雜,標準化難度更大,服務質量更難把控,存在合規風險。

當前,整個居家護理板塊的發展尚處於初級階段,商業模式、用戶教育、支付方式仍然是市場需要持續探索的課題。

(3)職業資格認定

當前護理行業中,我國受官方認可的資格證書有「養老護理員」及「醫療護理員」。

其中,醫療護理員是指對需要照顧的人羣從事生活護理,並在註冊護士的指導下進行部分基礎護理工作的人員,是醫療輔助服務人員之一,主要從事輔助護理工作。其證書由國家衛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發證,暫無職業等級劃分。

養老護理員則從事養老、家庭護理服務工作,其證書由人社局第三方鑑定機構頒發,職業等級劃分爲五級,分別是:五級/初級工、四級/中級工、三級/高級工、二級/技師、一級/高級技師。

相比養老護理員,醫療護理員還可以從事臨牀輔助護理服務、護理管理服務、健康管理服務、母嬰護理服務、社區健康服務、醫療機構內的護理服務等。對持證人要求更爲專業,就業範圍也更加廣泛。

隨着人口老齡化帶來的護理需求的攀升,相關職業標準也在進一步深化和完善。

今年2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醫保局發佈了「健康照護師(長期照護師)」國家職業標準。這是我國首個長期照護師國家職業標準,對長期照護師的職業技能等級、職業培訓要求、職業道德等進行規範。

文件中明確,長期照護師工種共設三個等級,其技能要求和相關知識要求依次遞進,高級別涵蓋低級別的要求。

未來,隨着照護剛需的顯現和我國長護險制度的普及,照護領域相關職業標準將進一步走向規範與完善,爲商業護理領域的職業技能評價提供依據。

2. 從員工關懷到企業分級管理

以往居家護理主要由老人的子女、伴侶等親屬進行,目前,正在有更多市場化力量參與其中,爲護理人才的輸送和管理提供更加多元化、專業化的支持。

專注於居家照護領域的服務品牌——河山薈,將養老護理員的培訓列爲其重點業務之一。集團旗下設有上海崇康職業技能培訓機構,通過"理論+實訓"的方式爲學員提供護理培訓服務。

學校聘請高校教師以及醫院護理部主任擔任主講教師,同時,還選拔出一批資深護理員出任助教,以協助學員在課堂內外的學習。

爲增進學員間的交流與學習,學校建立學習交流羣,羣內定期分享實操視頻,並由講師及時解答疑問,確保學員能夠迅速回顧知識、消除疑惑。

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王東向AgeClub介紹,儘管當前四五十歲的學員佔多數,但相較於前些年,正有越來越多的90後、00後加入養老護理員的隊伍,對於他們而言,一份長遠的職業規劃就顯得極爲重要。

因此,學員接受課程培訓之前,會先有專人瞭解學員的個人情況與職業發展目標,明確其未來的職業走向,比如是選擇機構護理、院內護理還是居家護理,從而爲學員提供就業方面的指導。

隨後,學員將依據自己的興趣特長和職業方向展開深入學習,接受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專項培訓。

對於年紀稍長的護理學員而言,很多人都是背井離鄉的外出務工人員,且在互聯網的運用上相對生疏,因此他們更看重企業所給予的在生活、法律等方面的援助。

王東提到,河山薈正全力推進護理人員服務中心的建設工作,旨在爲護理員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幫助,涵蓋生活援助、就業指導和法律援助等,確保他們得到必要的關懷和保障。

在當下護理人才緊缺的背景下,構建和優化員工服務或將成爲突破"用人難"困境的關鍵所在。

實際上,國外養老服務企業在這一方面已有成功先例。

美國企業Honor 是美國首個爲家庭護理服務提供商,提供技術解決方案、運營支持、護理人員支持的公司,如護理員招聘和培訓、日程安排、績效管理、計費和發票管理等,是全球最大的居家養老護理技術平臺。

面對護理員短缺這一共性問題,Honor創始人卻曾表示他並不存在這樣的擔憂。Honor 僱傭並培訓了數萬名護理人員,通過企業內部的大量調查數據,瞭解到問題的根源在於護理人員缺乏好的工作。

因此,Honor在企業產品的設計運營中將護理專業人員的需求作爲優先考慮因素,採取一系列有利於護理員的舉措:

除對於護理員本身的關懷外,企業在全局視角的規範化管理也至關重要。

丹諾康聯合創始人Timothy Chen向AgeClub介紹,作爲一個全國佈局的養老服務品牌,丹諾康在人員的培訓及管理上實行「兩級培訓體系」和「三級質控系統」。

「兩級培訓體系」即公司總部和區域分部對於員工的培訓內容側重不同。總部的培訓內容側重於政策、制度、監管,而區域分部則側重於護理工作中的實操內容。

「三級質控系統」即指丹諾康在內部專門設立了培訓質控部門,該部門的相關人員會對總部、區域分部、下屬護理站的培訓內容及效果進行嚴格質量把控。

在該模式下,培訓內容有側重,培訓質量有保證,有效提升企業護理員的培養效率和質量,爲企業向市場輸送高素質護理人才奠定基礎。

PART 03 海外經驗:從人才培養到人力資源管理

實際上,護理人才稀缺並非我國獨有之困,而是一個全球性的挑戰。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面臨着如何吸引更多人才加入老年護理行業的挑戰。各國政府和企業也都在積極尋求解決之道,力圖打破這一行業的人才瓶頸。

1. 國際經驗:專才培養&通才培養

(1)日本: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

作爲全球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日本於1987年率先推出了《社會福祉士與介護福祉士法》,爲養老護理人員的資格和培養制定了明確的法規框架。隨後,《介護保險法》的出臺,進一步細化了對養老護理人員的要求和標準。

時至今日,日本已經形成多層次、多專業的養老服務職業資格羣,設置了生活援助從業者、介護職員初任者和介護福祉士三個階梯化的養老照護資格,旨在爲不同照護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有針對性的照護服務。

日本的養老護理職業資格課程內容涵蓋技能、倫理和人文。其中,介護福祉士作爲國家資格,培養途徑多元、課程設置精細,主要包括人與社會、介護技能、心理和生理結構、醫療護理四大模塊。以日本機構培養課程爲例,課程涵蓋15門,歷時兩年。其中介護技能的課程佔比較高,佔整個培養過程的2/3。

除授課外,日本對於護理人員的培養還加入了實訓的環節。以介護福祉士爲例,其實訓分爲兩類:

(2)德國:通才型全科護理人才培養

德國護理行業從業人員已突破百萬,且隨着老齡化趨勢的加劇,對護理人才的需求將持續攀升。2020年1月,德國開始實施新的《護理職業法》及配套法律法規,對護理人員培養體系進行了改革,完善了護理人才培養制度。

與日本注重專業細分與梯度培養不同,德國更加側重於培養"通才型"護理人員。

2020年改革之前,德國護理類職業教育分爲老年護理、健康與疾病護理、健康與兒童疾病護理三個方向。2020年後,隨着護理教育綜合改革的推行,德國護理人才培養的基本方向爲通才型全科護理人員。這意味着,儘管學員在高級培訓階段可以選擇兒科或老年護理作爲專業方向,但重點仍然放在基礎護理技能的全面培養上,確保每位護理人員都能爲不同需求的患者提供基本的護理服務。

另外, 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在護理人才培養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這一模式將職業學校和企業緊密結合,理論教學與實踐培訓相互補充、協調發展。按照《護理職業法》的規定,護理人員的培養過程包括課堂學習和實踐訓練兩大環節,分別在護理學校和各類醫療機構中進行,確保學員能夠在實際工作環境中學習和成長,爲德國護理行業輸送了大批高質量人才。

2. 高效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從吸納人才到留住人才

除人才培養外,成熟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也決定着護理人才對於市場的有效供給。美國醫療保健招聘平臺Incredible Health的成熟模式或將爲我國護理行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1)用"平臺預篩選+候選人反選"模式吸納人才

Incredible Health開創了一種自定義匹配算法,實現招聘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大大縮減用人單位成本,幫助護士找到更匹配、更長久的工作崗位。

首先,平臺會對候選人進行預篩選,確定符合標準的申請者。不同於傳統招聘模式的是,該平臺將候選人與醫院的角色互換,讓醫院向平臺上合格的候選人發送面試請求,同時,平臺會自動在短信、電子郵件及APP中展示醫院頁面,以供候選人決定是否參加面試。

在該模式下,醫院的招聘效率得以提升25倍。

(2)用有效關照留住人才

由於高強度的工作和較爲壓抑的工作環境,護理人員需要承受較大的身心壓力,這也就帶來了護理行業人才流動性高的問題,美國護士羣體也有着類似的處境。

爲了幫助護士應對壓力、緩解倦怠,Incredible Health開發了護士健康工具包,其中包括兩種產品。

當護士在尋找新的崗位時,平臺除了能夠完全實現自動匹配和調度外,還配備了"人才倡導者"的角色,幫助規劃職業生涯、提供面試指導、評估工作選擇,並分享簡歷技巧。

相比之下,我國當前的護理員匹配機制和信息交流平臺尚不完善,使得患者和醫院在尋求專業且值得信賴的護理員時面臨挑戰。因此,如何更加高效地吸納並留住護理人才,將成爲養老服務企業下一步需要完成的重要課題。

參考資料:

1.《Incredible Health:護士留任率達到100%,重構醫療行業招聘方式【全球數字醫療150強】》

2.《估值88億,全球最大的"居家養老界「滴滴」",解決「護理員短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