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開 樂動青春

“我的熱瓦普有心眼,我給它找了羊皮弦;知道來的人都是客,它靈氣發作彈得歡……”10月28日晚,新疆文化館內,獨它爾的悠揚、笛子的清脆與熱瓦普的滄桑交織在一起,器樂聲醇厚而熟練,彷彿每一個音符都蘊含着講述不盡的故事。

步入排練廳,8位稚嫩卻滿懷激情的少年,手持各自心愛的樂器,或低頭輕撥,或相視一笑,彼此間的默契與交流在空氣中悄然瀰漫,他們正在演奏十二木卡姆曲目。這支平均年齡僅爲10歲的石榴花樂隊,由5個不同民族的少年組成。雖然成立不到一年,但共同的熱愛已讓他們彼此的心緊緊相連。

“孩子們要想演奏更好的音樂,需要掌握基本樂理知識。”這是樂隊指導老師——新疆藝術劇院木卡姆藝術團演奏員艾合塔爾·艾斯坎深信不疑的。在新疆文化館當志願者期間,艾合塔爾便萌生組建一支青少年樂隊的想法。艾合塔爾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作曲專業,曾在北京市昌平區第二中學擔任音樂教師,“在北京工作時,我就組建了以新疆高中班學生爲成員的樂隊,並指導他們演奏新疆民樂,這段經歷,讓我堅定了傳承和弘揚傳統民樂的決心。”

回到新疆工作後,艾合塔爾常在新疆文化館教授學生們演奏樂器。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他發現許多學生不僅具備音樂天賦,還對傳統民樂懷有濃厚興趣。於是,他向新疆文化館提出組建一支青少年樂隊的建議。不久,這支名爲“石榴花”的樂隊正式成立,寓意各民族之間團結和諧。

在艾合塔爾心中,樂隊的表現力和演繹風格至關重要,“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以其伴奏樂器的多樣性而著稱,涵蓋吹管樂器如乃依、蘇乃依,弓弦樂器如艾捷克,以及彈撥樂器如彈撥爾、獨它爾等,總數超過10種。”此外,樂隊成員來自不同的民族,他們還能融入各自民族的樂器,共同演繹維吾爾木卡姆,爲音樂增添多樣性。就這樣,一羣來自不同民族、擅長新疆傳統樂器演奏的少年,在音樂的牽引下匯聚一堂。儘管初識時彼此陌生,但音樂如同一座無形的橋樑,悄然拉近他們的距離。

在這羣孩子中,年齡最小的傑朗·阿里木江僅7歲,他對中東鼓有着異乎尋常的熱愛。回憶起初次合奏時的情景,他記憶猶新:“那時,我們很難協調一致,就像一羣初次見面的小鳥,試圖共同起飛,卻沒有合作,各自演奏自己的樂器。”

艾合塔爾敏銳地察覺到,由於樂手們年紀尚幼且缺乏協作經驗,他們需要從最基礎的樂理知識學起,“我帶着學生們一遍遍地認識音符,細緻地講解節拍和識譜技巧,再結合樂器一對一指導。孩子們很努力,他們不僅逐漸提升了合奏表演能力,還變得更加自信開朗。”

樂手們配合問題解決之後,又面臨練習時間上的挑戰。由於孩子們來自不同學校,合練時間較難協調。爲此,艾合塔爾和孩子們決定採用視頻記錄的方式,將各自的練習情況記錄下來,再由艾合塔爾進行細緻的點評和指導。此外,每到週五放學後,孩子們便會相約來到新疆文化館,面對面合奏練習。他們更是將大部分的週末時間都投入到排練中,每天不少於4個小時,大量的練習和悉心的指導,讓這羣孩子日益默契。彈奏熱瓦普的周沐陽說:“每次大家都很珍惜在一起合奏的機會,慢慢地,我們甚至可以通過彼此的一個眼神,就懂得在什麼時候進行銜接,這種默契和團結的感覺真是太棒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石榴花”也迎來了開花結果的時刻。今年8月,在寧波舉辦的全國青少年美育示範展演——2024“全民美育”青少年綜合展演展示活動中,他們憑藉精湛的技藝和默契的配合,將重新編排的《新疆十二木卡姆》演繹得淋漓盡致,贏得評委和觀衆的一致好評,獲得優秀展演作品的殊榮。10月,他們又受邀參加首屆中國新疆民間藝術季第二輪節目遴選,舞臺上,他們再次以出色的表現征服現場觀衆和評委,演出結束後,他們收穫了滿滿的讚譽和掌聲。

“我們樂隊的8位樂手都多才多藝,每人會使用兩種以上的樂器。”艾合塔爾對此十分自豪,並計劃今後引入更多種類的樂器,演繹出更加豐富多彩的傳統民樂,“我們希望有更多孩子加入樂隊,讓石榴花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綻放得更加燦爛奪目。”(宋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