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防疫迴歸救命初衷(王欽)

圖爲上海醫護人員在外灘爲市民進行核酸檢測採樣,後方可見東方明珠塔。(中新社)

4月29日上海首度實現本輪疫情以來的社會面清零,這意味着現有新增病例都是在封控範圍內出現,雖然後續還可能會在封控外有零星病例出現,徹底清零尚需時日,但至少已經曙光乍現。而在海峽這一端,臺灣的疫情則又開始嚴重起來,已經連續破萬例,死亡病例也再次出現,這也在在說明,新冠疫情沒有邊界,只要稍有漏洞,就會引發不可估量的損失。

此次上海疫情也引起大陸內部的爭論,尤其是早期的準備不足以及不斷延長的封控期,引發大量疫情之外的次生問題,很多人也據此質疑「動態清零」的必要性,而陳時中也見縫插針的譏諷「餓死的會比病死的多」。上海的疫情應對措施固然值得檢討,但陳時中此番言論背後的動機卻也殊爲可議,事實上,早在4月初臺灣疫情尚不嚴重的時候,陳即提出「清零已經不可能,未來勢必會與病毒共存」,此後還預測臺灣會有更大規模新增,彷彿他不是防疫指揮官,而是置身事外的觀察家。

參照世界各國的教訓,此輪Omicron疫情固然難防,但如果採取足夠的預防措施,並不會帶來指數級的病例增加,上海的教訓在前,顯然也是因爲出現了防疫漏洞,而臺灣在後不僅沒有引起驚醒,反而坐以待斃,還如看客一般對上海後續的糾偏行動加以譏諷,這就是防疫背後的政治意識形態問題了。而就在兩年前,民進黨政府的論調還是批評大陸防疫不力,標榜自己防疫有成,而在兩年後的今天又換了一套說辭,開始指責大陸防疫過度,自己應該與病毒共存,顯然,問題並不在於防疫政策本身。

事實上,從疫情防控角度來看,所謂的清零和共存之爭多少有些混淆了重點,因爲即便是共存乃至歐美等國的「躺平」,也不是真的什麼都不做,無論是誰感染了新冠病毒,還是要脫離工作崗位回家隔離,各國政策的最大差別只是在於隔離手段的不同,大陸就是更高層級的集中隔離和封閉管理,而歐美則是居家隔離以及開放,前者要付出的代價是社會的停擺和經濟發展損失,而後者的損失則是疫情的不斷循環往復,以及鮮少被輿論注意的,大量工人和職員的脫離工作崗位,以及由此帶來的生產減量乃至停擺。

另外,疫情氾濫之後的醫療危機也無法忽視,即便是要選擇與病毒共存,那些感染新冠病毒的病患也勢必不能跟其他病患共處一室,以免引來更嚴重的傳播和次生災害,這也是新冠疫情區別於其他病毒的最大問題,這個無論哪裡都無法避免。

換言之,臺灣基於意識形態考量想要與大陸的作法有所區隔,那就必須面對由此帶來的各種次生問題,任何做法都會帶來次生問題,選擇哪一種作法也都必須承擔相應的代價,但無論選擇哪個方法,都應該回歸一個終極目標,那就是確保民衆的健康和社會的正常運行。從這個角度看,無論是大陸的防疫措施,還是臺灣打算要採取的作法,都只能取長補短,而不是自建範例,在疫情面前,沒有黑白之分的防控政策,只有最終的結果來做出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