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淨零路徑的大膽與保守(魏國彥)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國家發展委員會正式發佈了我國2050淨零碳排目標及路徑圖,有些部分大膽豪氣,有些謹小慎微。
一方面,我國的再生能源發電將從現今的5.6%增加到60~70%,亦即發電量要從現今的160億度增加到2050年的3250億度電,而目前我們用盡了所有吃奶力氣(煤+氣+核能+風光水力+廢棄物發電)也才發了將近2900億度電,還不時跳電,捉襟見肘!
另方面,農林部門的減碳能力則顯小氣保守,森林碳匯目前每年能移除21.4Mt(2140萬公噸)二氧化碳,到了2050年只增加到每年22.5Mt,28年的努力只增加110公噸,與經濟部能源局誇海口的豪氣相比不只以道里計!過與不足,反映出政府部門間積極與保守(或吹牛與小心)之間的巨大差異。
過去10年間,人類活動每年向大氣平均排放10.6Gt二氧化碳,卻只在大氣中貯存了46%的碳量,其餘的被陸地與海洋碳庫吸收了。如果陸地與海洋能夠加大胃納、大肚能容,多吸收些二氧化碳豈不更佳?於是國際組織有增加「綠碳」與「藍碳」的提議,前者是想增加農林與土地的吸碳固碳,而後者則是增強海洋碳匯量能。「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PCC) 2014年發佈的「第五次氣候衝擊評估報告」(AR5)明確提出BECCS倡議,透過增強森林的生質能利用與捕碳固碳效能,到2050年每年能從大氣移除2~10 Gt二氧化碳。
問題是,陸地生態系是一個高度不穩定的碳儲存庫,它與大氣之間的吞吐量高度震盪,過去20年來每年的碳匯量在1到4Gt之間搖擺,以致於衆多學者對於陸地碳庫的穩定性高度懷疑,移除的碳量估計也南轅北轍,引發學者對於IPCC-AFOLU(農林及其他土地利用)倡議的兩極論辯;更有學者認爲農林部門的除碳積極作爲反而會帶出漣漪效應,增加工業部門的排碳量,造成問題漂移(problem shift)的副作用。我國農委會官員可能懍於上述的不確定性與異議而轉趨保守,反而可看做是一種負責認真的態度。保守,也有其值得肯定之處。
相對於農委會的謹慎小心,經濟部能源局就顯得樂觀激進,其大膽預估2030年的風力、光能發電裝置累積容量將達40GW(百萬瓩),而現有數據顯示2020年僅有6.7 GW。民進黨執政期間風光發電容量從2015年的1.53 GW增加到2020年的6.7 GW,也不過增加5.2 GW,從今而後的8年要增加35GW;以前牛步,未來火箭飛,太樂觀了吧!
遠的不說,2025年非核家園之後,將留下一個300多億度的核能發電缺口,果真能靠再生能源補上嗎?這兩年臺商迴流、訂單大增所增加的200多億度用電需求又要靠哪一種化石能源補足呢?
治國的藝術在於允執厥中,恰到好處。國發會身負國家永續發展重任,政策統合時督促相關部會在「大膽冒進」與「謹慎保守」之間取得平衡,是藝術,也是責任!(作者爲行政院研考會前副主委、環保署前署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