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美國投資臺灣最划算(王欽)

阿富汗父親將孩子遞給美軍,讓美軍帶孩子就醫。(圖/路透)

阿富汗塔利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佔領首都喀布爾,阿富汗總統倉皇出逃,美國也再度上演如「西貢大逃亡」般的慌亂場面。外界紛紛點評這是美國的一次重大失敗,而在兩岸輿論場上,不免又有陳詞濫調般的強行關聯,認爲阿富汗的今天就是臺灣可能的明天,進而得出批評蔡政府的結論。

老實說,這種分析沒有任何說服力,更不可能對蔡政府的政策方向有一絲一毫的影響。事實上,兩邊的局勢並不可類比,如果非要比較,那也只能說阿富汗確實是美國的一次投資失敗,恰恰相反,臺灣則是美國近幾十年來最划算的一次投資。

某種程度上說,國民黨的大陸統治時期有點類似阿富汗原政府,政府腐敗、民生凋敝,軍隊武裝戰鬥力差強人意,關鍵是沒有鬥志,而民心也不站在自己這一方。在國民黨撤退來臺之前,美國的投資確實也是失敗的。但到了臺灣之後,情勢丕變,一代代臺灣的執政者出於自保的考量,確實做了大量物力和民衆意志的準備,而美國對臺灣的影響也是全方位的,不僅是經濟、科技層面的捆綁,更是意識形態上的成功洗腦,讓整個臺灣社會都深深服膺於美式價值觀,接受整套話語體系,並以此來評價其他政體。

拜登在撤退之後的講話中提到,「阿富汗軍隊都不願意爲自己打的仗,美軍不能也不應該去打,甚至是爲此犧牲生命」,這是很能體現美國政策意圖的一句話,亦即美國更希望由駐在國承擔責任和成本,而川普時期在各地推行的付費政策,只不過是用一種更爲赤裸的方式呈現出來而已。按照這個標準來看,臺灣當然就是模範生,經常動輒百億美元的軍購費用,這在大多數採購美國軍備的國家裡面都是少有,像阿富汗這種消耗美國萬億財富的國家,可能永遠都無法理解還有這種買賣,但這就現實的在臺灣上演。

不僅如此,臺灣還扮演着美國戰略的忠實執行者,爲了幫助美國遂行遏制中國的政策,不惜將自己置於臺海衝突的前線,由此損及自己的經濟利益也在所不惜。當然,這並不等於說臺灣就是傻子,他們當然也知道,這一切的努力都是爲了交換不被中國大陸所統一。

當拒統已經變成一種信仰,那確實可以不惜付出一切代價。若干年以後,後人應該會對現在的這種荒唐局面感到不解,爲了這種沒有任何長遠價值的堅持,寧可付出如此巨大的代價,但這依然無損於這些人的堅持。這或許就是全體中國人堅韌的民族性格,70多年前中國人可以抵抗日本侵略而寧死不屈,現在的臺灣也能爲了「拒絕統一」而視死如歸,雖然很多臺灣人已經不承認自己的中國人身分,但這份堅韌卻在在證明中國人的基因是無法清除的,只是用一種極爲荒唐的方式呈現出來而已。

但話又說回來,同樣是中國人,臺灣人的堅韌,大陸人照樣不缺,大陸追求統一的決心也堅定不移,兩種堅韌相沖撞的時候,那就是狹路相逢勇者勝的階段,這可能是中國人的宿命,也是悲劇,但無論如何,美國人的這場投資也就到了該清盤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