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區:聚勢而上啓新程
>>>“四個新”盤點成績
●產業發展在聚焦聚力中塑強新優勢。提質發展“1+6”現代產業體系。大型總部企業數量穩步增長,集聚營收過百億企業5家,獲評山東省總部經濟先進區。
●城市品質在統建統管中實現新跨越。市級攻堅項目累計開工99個、竣工80個,開工率、投資完成率、納統率均超額完成年度任務。
●民生福祉在共建共享中達到新水平。完成5類23項民生實事。
●政府效能在實幹實績中得到新提升。深入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一次性辦理企業事項達2.1萬件。充分發揮“12345·暖南訴辦”、行風在線、問政青島、民生在線等民意反饋渠道“探頭”作用,全年共受理羣衆訴求22萬餘件。
聚勢而上的2025
“數”說目標——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以上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以上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GDP增長同步
完成年度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任務
報告指出,當前的市南,經濟社會發展關鍵領域的關鍵性問題、深層次領域的深層次矛盾依然存在。“問題”和“矛盾”何解?綜合看,市南區將圍繞國家賦予青島的“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現代海洋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北方對外開放門戶、國際濱海旅遊目的地”等功能定位,搶抓新一輪政策機遇,搶抓新一輪產業發展賽道,以深化落實區委“一二五六十”發展思路爲總牽引,重點圍繞區委十四屆九次全會提出的七個“聚力深化、持續提升”狠抓落實。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主要任務,高質量研究編制“十五五”規劃。
>>>“新詞”“熱詞”釋放信號
●“1+6+1”主導+創新產業體系
今年報告首現“1+6+1”主導+創新產業體系,是在以總部經濟和數字經濟、現代金融、高端商務、時尚消費、航運貿易、文化旅遊爲主的“1+6”主導產業體系基礎上的“進階版”。增加的“1”,即以創新爲引領的一批新興和未來產業、賽道,包括垂直領域大模型、高端軟件、人工智能、集成電路、虛擬現實、數據要素、生命健康、空天信息、海洋產業、綠色能源、具身科技、低空經濟等。產業向“新”,發展提質,市南將從更大範圍、更多領域催生新質生產力,提升發展質效。
●“前海後海聯動”“西提東優”“多點並進”
提升城區品質是一項長久、系統、立體工程。報告中提出,要着力推進“前海後海聯動”,縱深推進“西提東優”,統籌實施“多點並進”,實現山海灣城一體打造,讓“灣區、街區、園區、社區、城區”特色更加彰顯。突出前海後海聯動,做靚最美灣區;突出西提東優,做強時尚街區;突出全域一體,做實創新園區;突出多要素供給,做優品質社區;突出多功能優化,做精友好城區……一系列佈局清晰的“路線圖”將變成宜居宜業宜遊的“實景圖”。
●產業事業融合發展
爲民生“加碼”,爲幸福“提質”,報告中“深化產業事業融合發展、互促共進”受到關注。優化服務供給,凝聚共治合力,市南區圍繞教育、醫療、“一老一小”、文體惠民、社會保障、社會治理等民生重點領域,推動產業與事業融合,不斷提升公共服務的均衡性和可及性。
●“五做五抓”
報告顯示,市南區將深入推進“四線一崗練能力、五做五抓看幹部”行動,以作風能力提升促進各項工作高質高效落實。據悉,市南區出臺專門意見,決定以“五做五抓”爲主要內容,引導黨員幹部起而行之奮力做,領導同志撲下身子帶頭抓,持續提振幹事狀態,大力鍛造過硬隊伍。具體指:黨員幹部要“五做”,即“做實、做深、做細、做嚴、做快”;領導同志在帶頭“五做”的基礎上,還要“五抓”,即“抓實、抓深、抓細、抓嚴、抓快”。
2025年區辦實事搶“鮮”看
一、就業保障宜業工程
1.保障就業,持續開展“社區微業”行動,累計建立就業服務驛站50家,新增就業3.8萬人,組織專場招聘會48場以上,發佈崗位6000個以上。
2.促進創業,做優做強創業擔保貸款項目,建設創業型特色街區等服務載體10個,組織創業大講堂20場,開展創新創業活動20場以上;引進大學以上學歷人才1.68萬人,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評價1500人,扶持創業1800人次。
二、安全溫馨宜居工程
3.打造品質社區,先行啓動11個小區70棟老舊樓院改造,建築面積23.3萬平方米,惠及居民2350戶;推進舊改開放式樓院物業化管理試點工作;打造原點廣場等城市“微更新”項目7處。
4.寧夏路125號新建住宅竣工交付。
5.建成開放浮山全民健身中心;增設“三大球”活動場地10處,更新3所中小學校園運動場地,建立青少年足球訓練基地3處;打造體育休閒岸線,更新完善體育健身設施200件,舉辦中國摩托艇公開賽等多項國家級海洋體育賽事,開展“樂跑市南”系列挑戰賽等濱海特色全民健身活動20場以上,舉辦社區運動會40場;佈設海趣園服務驛站1處、濱海步行道沿線自助售賣設備10臺;打造時尚藝術岸線,啓用文博場館2處,新建、提升城市書房2處,培育音樂主題空間、文化院落各5處,舉辦海灣音樂角、特色藝術展覽等文化主題活動120場,開設全民藝術普及課程500節。
6.建設青年人才社區,面向符合條件的人員進行公開配租,提供居家生活、學習交流、休閒健身、文化娛樂等服務;啓動中山路周邊人才社區建設。
7.在青島軟件園啓動建設蓄水規模不小於5000立方米的水廠1座,滿足周邊用戶供水需求。
8.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投入使用60部。
9.完成東海路人員掩蔽工程(北區)平急兩用人防設施建設;推廣應用燃氣“一張網”,對符合條件並進行管道天然氣轉換的餐飲服務等場所進行獎補;打造“5分鐘社會救援圈”,培訓應急救護人員5000人次以上。
10.新增電動汽車充電設施600臺以上。
11.實施道路建設2處,對南海路匯泉路等3個路口進行“微改造”。
12.啓動部分重點場所智慧安防系統建設。
三、品質提升宜遊工程
13.提升消費品質,打造中山路國際文化藝術街區、黃島路影視文化街區、四方路老字號聚集區、青啤特色街區、曲阜路海誓山盟婚尚街區及以“上合國家旅遊文化體驗中心”爲核心的上合文旅街區等特色街區羣落,啓動奧帆黃金步道建設及業態落位;舉辦消費季主題活動,覆蓋“好房子”“好車子”“好商品”“好住宿”“好餐飲”5大板塊,發放惠民消費券;推動循環經濟發展,推廣家電、家居、車輛以舊換新政策,佈設智能垃圾分類設備100臺以上;啓用經營性住房管理監管一體化服務平臺;提高農貿市場規範化水平,對電子計價秤進行“一秤一碼”智慧監管,設置統一商品標價牌。
14.完成歷史城區建築改造提升5萬平方米,啓動銀魚巷二期建設,開放裡院30處以上;按照5A級景區標準提升中山路歷史街區環境治理效能,增設道路停車及集中落客泊位150個;推進特色商文旅項目開業60個、提升10個;新增上街裡·閱城文化空間10處,開放提升名人故居展陳館2處,編制完成傳統風貌建築保護要素圖則160處。
15.構建海上旅遊交通循環體系,新增遊船航線2條,打造“海上看青島”旅遊品牌;加快推進青島灣棧橋碼頭二期工程,建設遊艇泊位127個;實施小港灣片區陸域環境整治提升;啓動輪渡灣海洋經濟活力區建設。
16.建設停車泊位700個;開放共享經營性停車場15個,釋放共享停車泊位1000個以上。
四、教育優質均衡工程
17.連雲港路小學、青島第七中學交付使用,對6所學校、幼兒園進行硬件設施升級改造。
18.與4所優質高中、教科研院所和高校開展合作辦學,升級4個融合型、10個聚合型教育集團;推進1所國家級、4所市級科學教育實驗校建設,爲3所公辦初中配備數字實驗室;開展教師專業素養培訓8000人次;新增“優學市南”研學基地14個。
五、醫養優質提升工程
19.啓動健康頤養服務中心建設。
20.新增、改造失智老年人照護牀位40張,新簽約家庭養老牀位160張,完成適老化改造160戶,新增享受助餐優惠政策老年人1600人;開展服務類救助600人次以上。
21.搭建醫療健康大數據平臺;打造“健康小區”試點11個,每週開展巡診至少1次,每月開展健康講座1次,每半年進行急救知識培訓1次;打造國醫館、特色國醫閣7個;家庭醫生全人羣簽約率達60%以上。
22.爲孕婦及備孕女性開展9種單基因遺傳病免費篩查1500人以上,開展高血壓患者個體化用藥免費基因檢測5000人。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一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