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新學生爲情砍學妹 校方「非輔導對象」…機制大漏洞
▲世新大學陳姓學生追砍學妹,父母到警局陪同做筆錄。(圖/記者柳名耕翻攝)
臺北市文山區世新大學11日上午10時許,陳姓男學生以水果刀砍傷石姓學妹、留下3公分刀傷,由於案發前石女在臉書發文「不要以爲我不敢報警」,疑似是陳男追求不成、憤而行兇。世新公共事務長葉一璋表示,陳男不是校方的輔導對象,只是突發事件,其他學生則表示「檢測機制很有問題」。
葉一璋表示,上午10點上課前,在舍我樓3樓教室,就讀英語系大三的陳男與就讀企管系大二石女發生紛爭,陳男突然拔刀砍向石女,「但當時教室內有助教、也有其他同學,都馬上上前架開2人」;校方人員獲報之後,馬上將受到助教、同學制服的陳男送往警局,並陪同石女就醫,確認狀況沒有大礙,目前已經回家休息,家長趕來後則堅持對陳男提告。
▲世新大學11日傳出陳姓學長追求石姓學妹不成,在上課前拿刀追砍對方。(圖/資料照)
「陳同學不在學校列管的輔導名單內」,葉一璋表示,這次屬於突發事件,學校每年都進行「情感教育」的教學活動,今年也特別增加校安規劃的系列,希望老師、同學們都能給予協助;至於陳同學的犯案動機目前不清楚,案件詳情會由警方來調查,但學校方會安排陳男、石女兩方的後續心理輔導,現場目擊的學生也已經隔離、啓動輔導機制,希望事件趕緊落幕。
近年,教育部持續補助大專校院辦理「情感教育課程與教學相關活動」,包含情感溝通與表達、情感關係與處理、日常生活的情感教育等;大學裡的通識課程也有戀愛學分、談人際關係等等,但學生「情感衝突」仍層出不窮,近期最嚴重的就是臺大研一事件(潑酸案),臺大學生也呼籲要建立起個人化的輔導機制,避免在「正常化」的壓力下,逼自己「顯得」正常。
《學生輔導法》規定,大專校院內至少須1名專業輔導人員,每1200位學生要再增設1名,但全臺157所大專院校中,根據立委許智傑3月公佈的〈社工及心理師人數總體檢〉,43所大學的「專業輔導人員」人數低於法規;人數不足的輔導師還要兼任行政,有心輔系畢業生表示,「校內輔導師的責任就是把學校預算花完,導致每天都在辦活動,哪有時間輔導學生。」
另外,校方人員表示行兇的陳男並非輔導對象,也讓學生表示「檢測機制有很大的漏洞」,校方沒有人力一一關心學生,只能仰賴學生彼此間的協助跟通報;世新學生會也在臉書貼文,除了提醒同學注意安全、小心可疑人士,也特別強調「請同學務必多加關心身邊同學的情緒狀況」,顯見由校方主動輔導學生的機制,其實是有很大漏洞的。
根據教育部統計,25%的國中生、48%的高中生有約會經驗,初次戀愛平均年齡爲12.6歲,但有8成的人曾遭遇伴侶的精神暴力,包含吃醋、查勤,用自殘情緒勒索,讓對方有罪惡感、藉此保存住自己的情感需求來源;情感教育用學理的方式教導學生情感、情緒的來源,但或許臺灣欠缺的不是情感教育,而是對於「想得而得不到的東西,應該如何處理」的方式學習。
▼石姓學妹在臉書發文警告陳男不要再跟蹤。(圖/翻攝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