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老百姓就醫的“錢袋子”

近日,國家醫療保障局發佈通知,決定在全國範圍開展2025年定點醫藥機構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自查自糾工作。根據通知,此次自查自糾的主體爲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兩類。

醫保基金是老百姓的“看病錢”“救命錢”,重要性不言而喻。基金使用主體多、鏈條長、風險點多,因此,只有加強醫保基金使用的常態化監管,壓緊壓實各相關主體責任,以零容忍態度嚴厲打擊欺詐騙保、套保和挪用貪佔醫保基金的違法行爲,才能確保醫保基金安全穩定運行。

定點醫藥機構開展醫保基金使用情況自查自糾,是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醫療保障基金使用常態化監管的實施意見》中“強化定點醫藥機構自我管理主體責任”的具體體現,也是規範自身診療服務行爲、規範醫保基金使用行爲的重要舉措。從去年開展的定點醫療機構自查自糾工作看,多數醫療機構都能積極響應,但也有部分醫療機構敷衍應付,不主動自查整改。縱觀此前被查處和曝光的一些典型不難發現,重複收費、過度診療等情況較爲明顯。如有的醫院開展全腹部CT檢查,按上腹、中腹、下腹收取三次平掃費用,有的沒有麻醉恢復室卻收取監護費用,還有的對無指徵的患者在一次住院期間進行3次丙肝檢測。此外,一些定點零售藥店存在虛假開藥、串換藥品、超量開藥等問題。

這些問題既增加患者不必要的支出,更浪費了有限的醫保基金,必須及時排查糾治。此次國家醫保局根據歷年檢查情況,梳理總結了定點醫療機構腫瘤、麻醉、重症醫學等領域以及定點零售藥店的常見問題,制發問題清單,就是要堅決對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問題說“不”。今年自查自糾工作不僅範圍進一步擴大,而且更加細緻,並強調對不認真、敷衍塞責,或隱瞞不報、弄虛作假的定點醫藥機構,予以從重處理、公開曝光,有力表明了自查自糾要動真格,實實在在解決問題,以此倒逼醫藥機構落實好自我管理主體責任,確保醫保基金用在刀刃上。

醫保基金事關千家萬戶,是關切民生的大事。定點醫藥機構有責任用好護好這筆資金。希望廣大定點醫藥機構都能提高認識、強化擔當,認真自查自糾。社會各界和廣大羣衆也要積極參與監督,合力守好老百姓看病就醫的“錢袋子”。

來源: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