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年》張春梅辭職改變四人命運,貌似聰明的她結局最悲

現實主義題材劇《熟年》,共39集,郝蕾、王鷗、唐藝昕、張國強、宋丹丹、劉奕君、曹翠芬(曾演過《知否》中明蘭的祖母)等實力演員共同演繹。

能請動這麼多實力演員加盟,彰顯着《熟年》劇本自身的號召力。《熟年》在豆瓣的開分高達8.1分,也證明着這部劇的優秀和認可度。

俗話說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人人都有首難唱的曲。

《熟年》中,老太太老年癡呆;困擾老大倪偉民一家的是揮不去的住房問題;老二倪偉強一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問題,倪偉強自我流放,張春梅事業家庭都遭遇瓶頸,兒子退學前途未卜;老三倪偉貞老牛吃嫩草,找了個小男友,意外懷孕後,各種小麻煩不斷。

話說《熟年》中張春梅辭職了,她的辭職改變了四人命運,貌似聰明的她結局最悲。

張春梅爲何辭職?

首先,事業上遭遇瓶頸。

大家都以爲她會從副主編升爲主編,畢竟這麼多年,她能力資歷都有,可最終主編落到了呂帆頭上。

原本佛系的張春梅心中儘管不太開心,但是她看得開,還是盡職盡責把工作做好。沒想到呂帆藉着職務之便,處處給她找麻煩,使絆子。

她在雜誌社幹了二十年,最近卻做得甚是不開心。

其次,李阿姨辭職點醒張春梅。

老太太想要快樂,想要親人的陪伴。她的無奈,她的孤獨、她的無助,令李阿姨動容,她想到了自己的老母親,於是她打算辭職回家陪老母親去了。

李阿姨的決定讓張春梅想了很多,是啊,人生快樂最重要,如果一份工作幹得不開心,還不如不幹,不如辭職回來陪婆婆,以免“子欲養而親不待”。然後調整一下自己,重新再出發。

於是,張春梅經過綜合考慮,辭職了。她的辭職改變四人命運,都哪四個人呢?

一,張春梅婆婆的命運。

張春梅和婆婆關係很好,是真的把婆婆當成親媽一樣看待。離婚前,還威脅倪偉強,如果不籤讓她養婆婆的協議,她就不離婚。別人會把老太太當成包袱,而張春梅把老太太當成了寶,當成了親媽。

張春梅辭職的目的之一也是爲了更好地陪伴婆婆,畢竟“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老太太最喜歡、最信任的就是張春梅,而張春梅細心耐心,又有真心,可以想象,有了張春梅的陪伴,老太太在接下來的日子會過得開心又舒心。她不會再像以前保姆陪着時,覺得自己像是在坐監獄,沒有了自由。

二,兒子倪斯楠的命運。

倪斯楠以前總覺得媽媽管東管西,自己沒有自由,成年後的他特別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於是從名牌大學退學玩樂隊,結果被社會這所大學狠狠上了一課。

他想簽約公司,結果是他不完成學業,人家不籤他。

倪偉貞說得很對,公司要想包裝一個人,首先這個人得有讓人包裝的點。倪斯楠如果大學畢業,那就可以來個學霸人設,再加上大學教授的爸爸、雜誌社副主編的媽媽的身份加持,書香門第,知識分子家庭,妥妥的別人家孩子。

這樣的人設再加上倪斯楠的實力,想不紅都難呀。

張春梅辭職後,有時間管倪斯楠了。除了管婆婆,她把精力也放在了倪斯楠身上,助力倪斯楠的事業。

以張春梅做媒體多年的能力,以倪斯楠的實力,再加上倪偉貞大製片的加持,一個未來之星已指日可待、計日功成。

三,張春梅自己的命運。

如果張春梅不辭職,還在雜誌社幹下去,職業發展空間已幾乎爲零,一眼都能望穿那個沒有未來的未來。呂帆不會消停,還會一直找事。

而辭職後,她可以好好照顧婆婆,不給自己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同時還可以好好想想幹什麼。以她的能力、她多年累積的人脈資源,前路根本不愁。

四,呂帆的命運,貌似聰明的她結局最悲。

呂帆用盡心機,如願當上主編,卻一直提防着張春梅,借職務之便,耍各種小聰明,玩上不了檯面的陰謀,打壓張春梅。

但她一味追求雜誌銷量,貌似聰明,實則沒有大智慧,因爲她忘了雜誌存在的價值和初衷。

雜誌作爲文化產品,除了讓讀者喜歡,還要一個更重要的價值使命——引領讀者,而不是被讀者引領。

一味被讀者引領,一味迎合讀者歡心,可能會一時獲利,一時風光無兩,但從長遠來看,一個失去價值的雜誌,其生命力必不會維繫太久。

或許這世界複雜、虛假、喧譁,但優質的內容在任何一個時代都不會也不該被淘汰,張春梅作爲一位能力突出的能做出優質內容的主編,她的價值被呂帆嚴重低估。

如果呂帆不是打壓排擠張春梅,而是好好利用她的才能。雜誌既有新媒體的流量加持,又有張春梅做內容的保障。雜誌既緊跟時尚,又保留傳統,兩條腿走路,纔是雜誌最好的出路,也是雜誌長久發展之道。

可惜沒有遠見的呂帆並沒有看到這一點。

《熟年》中,張春梅果斷辭職,她的辭職改變了四人命運,貌似聰明的呂帆結局最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