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國產化風機 允能拚9月底部分並聯

雲林離岸風場國產化目標,包括陸域變電站,以及40部機組的水下基礎、水下基礎轉接段及塔架等風機三大重件均由本土廠商製造,國產化準時達標,且MIT的水下基礎、轉接段及塔筒的品質和交期符合要求。

受疫情影響,今年全臺多個風場建設進度都比規劃落後。達德指出,自去年3月以來,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各國啓動邊境管制,全球離岸風場進度都受到嚴重衝擊,整體工程進度平均落後40%左右,主要是因爲施工機具及人員調度受到嚴重影響。

達德說,允能風場目前仍高度仰賴外籍技術人員的海事工程專業,也因而受到嚴重衝擊,再加上臺灣自本土疫情爆發後,採取比鄰近國家更爲嚴格的邊境管制,因此本案工程進度落後約46%。

然而各國政府都理解風場進度的落後屬不可抗力因素,各國政府也採取相關措施協助業者度過難關。

由於是全臺首個遴選風場,因此需承擔國產化任務,包括陸域變電站,以及40部機組的水下基礎、水下基礎轉接段及塔架等風機三大重件均由本土廠商製造,國產化準時達標。

允能公司補充,即使面對如此大的挑戰,但仍然預計9月底將首批機組完成並聯,而這將是臺灣首批具有國產化成分的離岸風機開始投入供電,是臺灣離岸風電發展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