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1516億元現金 雷軍闊步造車
11月18日晚間,小米集團(1810.HK,下稱“小米”)發佈2024年三季報。2024年第三季度,小米營業收入達925.07億元,同比增長30.5%;經調整淨利潤62.52億元,同比增長4.4%。截至9月30日,其現金儲備爲1516億元,同比增長18.7%。
算上三季度,小米的營收已連續6個季度實現環比提升。
小米業務版圖橫跨多個領域。透過財報來看,小米手機業務穩定增長,汽車業務逼近百億元大關且虧損收窄,IoT多品類開花,互聯網服務亦在利潤貢獻上獨領風騷。
“不管是小米SU7的成功,還是小米手機高端化以及大家電的突破,都不是偶然的事件,而是小米方法論和核心能力提升之後的乘數效應結果。”小米集團合夥人兼總裁盧偉冰在11月18日晚間的業績會上對21世紀經濟報道等媒體表示。
記者還注意到,製造業的外在雖日益醒目,小米骨子裡的互聯網基因卻如影隨形,日漸龐大的用戶規模,帶動高毛利率的互聯網服務攀升,凸顯小米互聯網基因從未褪色。
汽車業務收入近百億元
財報顯示,小米的業務主要分爲兩大部分,一是手機×AIoT,其中包括智能手機、IoT與生活消費產品、互聯網服務、其他相關業務;二是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
三季度,小米的手機×AIoT收入爲828.09億元,同比增長16.8%,毛利率爲20.8%。
小米的硬件產品,尤其是智能手機,一直是其在市場上最具競爭力的武器。
具體來看,小米智能手機業務三季度收入實現474.52億元,同比增長13.9%,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增至4310萬臺。
據Canalys數據,按智能手機出貨量計,小米在全球市場連續17個季度排名前三,其中在52個市場排名前三,69個市場排名前五,在中國市場排名升至第四,市佔率14.7%,連續3個季度提升。
同時,小米零售戰略仍在持續擴展升級。三季度,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業務實現收入261.02億元,同比增長26.3%。這一增長與小米在新零售戰略下的持續擴張密不可分。
截至2024年9月30日,小米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線下零售店數量已經超過13000家,龐大的線下網絡爲小米的AIOT產品提供了強大的銷售渠道。
同時,小米在大家電領域亦有突破。三季度,小米的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大家電產品出貨量均實現大幅增長,其中空調出貨量超170萬臺,同比增長超55%;冰箱出貨量超81萬臺,同比增長超20%;洗衣機出貨量超48萬臺,同比增長超50%。
平板業務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根據Canalys數據,2024年第三季度,小米平板產品全球出貨量同比增長58.4%,全球排名穩居前五,中國大陸地區排名穩居第三。在可穿戴產品領域,第三季度,小米全球可穿戴產品出貨量同比增長超過50%。其中,智能手錶及TWS耳機出貨量均創歷史新高。
得益於廣告業務及遊戲業務收入增加,三季度,小米互聯網服務收入爲84.63億元,同比增長9.1%。
三季度,公司廣告業務、境外互聯網服務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4.4%、18.3%,境外互聯網服務收入在整體互聯網服務收入中佔比爲32.5%,同比提升2.5個百分點。
盧偉冰多次表示,小米有三條增長曲線,一是以手機、平板和可穿戴爲核心的個人設備,二是以空調、冰箱、洗衣機爲核心的家庭設備,三是以汽車爲核心的出行設備。
作爲小米的第三條業績增長曲線,汽車業務今年三季度實現收入96.97億元。
記者從小米方面瞭解到,三季度,小米汽車產能持續提升,Xiaomi SU7系列新車交付達39790輛,帶動小米單車虧損進一步收窄。
公開數據顯示,2024年10月,小米汽車工廠單月生產量及新車交付量均破20000輛。2024年11月13日,Xiaomi SU7第10萬臺整車完成下線,創造新車企10萬臺最快下線紀錄;2024年11月18日,Xiaomi SU7提前完成10萬臺交付目標。2024全年,小米汽車將全力衝刺13萬輛交付新目標。
此外,小米汽車銷售服務網絡加速擴增。截至三季度末,已在全國38個城市開業127家汽車銷售門店。
機構對小米未來增長的確定性表示看好。中銀國際研報表示,對小米2024年至2026年的發展前景保持樂觀,因除在汽車領域外,小米在智能手機及IoT領域的高端化戰略亦正重塑消費者對小米品牌的印象。
招商國際分析師認爲,在小米“人車家全生態”體系下,受益於全球份額提升及AI應用落地,小米手機xAIoT基本盤業務將持續保持強勁,EV業務(純電動汽車業務)將實現快速成長。
互聯網底色依舊鮮明
記者注意到,在小米的盈利邏輯中,硬件產品並不是追求高利潤的工具。
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機業務的毛利率受到上游芯片供應緊張的影響,呈現出一定的壓力。根據財報,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機業務毛利率相對較低,爲11.7%。
盧偉冰在業績會上解釋道,手機業務季度毛利率波動屬正常,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是三季度內存價格處於高峰;二是產品發佈時間影響毛利率。
在他看來,雖然供應鏈價格波動,但漲跌互現,內存屏幕自去年三季度起漲,今年一、二季度快速上漲,三季度漲幅放緩,四季度略降,這些波動都在可控範圍內。
“第三季度會是我們全年手機毛利率的最低點,我們第四季度一定會反彈。”盧偉冰指出。
與智能手機業務相比,小米的汽車業務雖然目前尚未實現盈利,但其毛利率卻在逐步提升。
三季度,小米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經調整淨虧損15億元,單車虧損約3.7萬元,而上一季度則是“賣一輛虧6萬元”。對比來看,減虧明顯。
同時,汽車業務的毛利率達到17.1%,環比提升1.7個百分點。
據盧偉冰介紹,三季度,小米汽車仍處於高投入期,自動駕駛等投入具有網絡效應,需做大規模來分攤成本。預計汽車板塊的毛利率將進一步改善。
相較於手機、汽車板塊,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業務毛利率更勝一籌,爲20.8%。
不過,這些硬件產品更多地扮演着引流以及生態拓展的角色,軟件服務纔是小米當前最大一頭“現金奶牛”。
記者注意到,互聯網服務已成爲小米最賺錢的業務,它以9.15%的收入佔比,貢獻了34.71%的利潤,毛利率更是高達77.45%。
用戶規模方面,截至9月末,小米AIoT平臺已連接IoT設備(不包括智能手機、平板及筆記本電腦)用戶數達8.61億,同比增長23.2%;擁有五件及以上連接至小米AIoT平臺的設備(不包括智能手機、平板及筆記本電腦)用戶數達1710萬,同比增長24.9%。2024年9月,米家APP月活躍用戶數超1億,同比增長19.2%;小愛同學月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8.5%至1.35億。
今年3月,隨着汽車業務補齊小米“人車家全生態”的最後一塊拼圖,自建工廠的舉動更是讓小米制造業的標籤愈發鮮明。但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雷軍早在六年前就曾強調,“小米不是單純的硬件公司,而是創新驅動的互聯網公司。”
2018年5月3日,他在以《小米是誰,小米爲什麼而奮鬥》爲題的公開信中提到,儘管硬件是小米重要的用戶入口,但公司並不期望它成爲利潤的主要來源。
“我們把設計精良、性能品質出衆的產品緊貼硬件成本定價,通過自有或直供的高效線上線下新零售渠道直接交付到用戶手中,然後持續爲用戶提供豐富的互聯網服務。”他說,這就是小米獨創的“鐵人三項”商業模式:硬件+新零售+互聯網服務。
小米集團互聯網業務部總經理劉嬋曾表示,小米已經構建了一個全球性的互聯網服務生態,通過多元化的服務方式,深入到各類終端和市場的用戶與開發者中。“這個生態不僅爲用戶提供卓越體驗,還助力開發者成長,形成了一個持續增長、相互支撐的良性循環。”
對於小米而言,製造業的標籤看似日益凸顯,實則互聯網基因始終烙印其中,且愈發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