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遊“碰瓷”的極致,是把動漫男主們集體“割雞”

上大學的時候,同宿舍的兄弟之間,總會冒出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

大多情況下,這些想法是“他今天一定會幫我帶飯吧”“他今天一定會幫我簽到吧”之類的。

不過某段時間,由於互聯網上盛行“娘化”文化,因此兄弟情不經意間也會變質,從而滑向裡番劇情——“他哪天要是娘化了,一定先讓兄弟們爽爽”。

這種禁忌想法固然刺激,但經過事後反思,幾個兄弟多少有點興致缺缺,畢竟我所在的宿舍只棲息着“哥布林”,並不存在“高富帥”。

而這幾隻陰暗的“哥布林”哪怕經過娘化,最後的結果也只會是同樣陰暗的“哥布林(母)”。

自家兄弟受限於自身“硬件配置”,無法獲得一個良好的性別轉換效果。

但這種現實層面的限制,並不妨礙咱們對一些虛擬作品中的“兄弟”進行假想,由此描繪他們的另一種模樣。

網絡上就有不少相關的內容,併成功創造出了一些喜聞樂見的“兄弟”形象。

《黑神話》裡的狗兄弟也可以迷倒萬千少男

不過將虛擬作品中的“兄弟”娘化,這也帶有一定的風險。

一方面,有些作品中的角色形象過於經典,擅加改動反而變得索然無味。

而另一方面,這些經典的形象基本都有版權,偶爾惡搞一下還行,一旦牽扯到長期收益,指不定就要吃律師函。

前不久一款叫《Enigma of Sépia》的手遊,疑似就頂着這兩方面的風險,對一些動漫男主角實施了“變性手術”,俗稱“割雞行動”。

這款遊戲中有不少“抽卡養成”的內容,因此相關的角色立繪是一眼可見的多。

而當你抽取到一位新角色的時候,多數情況下,玩家的第一反應就是——“誒,有點眼熟”。

隨後在細細打量過第二眼、第三眼之後,有些人的嘴角可能就要繃不住了。

reddit:adeptless

熟悉的白底藍紋服飾+白色長髮,雖然沒有關鍵的“天然卷”髮型,但也能讓一些玩家莫名地心領神會。

而在名稱上,上頭這位角色的中文名是“酒田藤”,英文名則是“Ginara”,與外表一樣,都處於一種讓人“懂了又沒完全懂”的模糊線上。

與之類似的,還有某位擁有四隻手和兩張臉的粉色頭髮角色。

粉色頭髮的四手霸王

只要看到這副形象,就莫名有種想跟她打車輪戰的衝動,打完沒準還得說句“抱歉,沒能讓XX大人盡興”。

如果想讓這位大人盡興,那也簡單,卡池裡就有一位同樣長着粉色頭髮,還一副“精神小夥”面貌的SR角色,也算是側面印證了上面那名角色的“真實身份”。

SR角色:“悠仁”

除了這些角色,遊戲裡還有許多讓人一眼覺醒“前世記憶”的兒時故人。

你要說她像吧......那確實有點像;但你要爲此開噴,那又感覺自己是個小丑。

也因此,在吃瓜羣衆的口中,這些角色基本都在“WC這真有點像吧”和“開什麼玩笑啊SX”中達成了完美的平衡,有種網絡小丑倒立吃泡麪般的藝術感。

不是老二次元還真認不全

不過在實際的遊戲中,上述這款遊戲也不是完全避開了形象上的問題。

事實證明,天天遊走在版權邊緣,誰都沒法保證下一刻是上大分、還是丟大臉。

在《Enigma of Sépia》這個遊戲中,你上一刻或許還在猜某個角色的既視感從何而來,但下一刻,這個角色的技能特效可能就揭示了那唯一的答案。

某位角色的技能特效

當然,比起原封不動的技能效果,這個遊戲的玩家更想吐槽的,應該還是那滿溢氪金氣息的遊戲界面。

這個遊戲本身的玩法屬於老式的“角色養成+放置戰鬥”,也就是側重數值玩法,然後看兩邊角色“放大招”的那種類型。

而在這些數值向的內容中,氪金系統以及繁雜的UI總會在無聲之間,強硬擠佔玩家的視線。

遊戲的主界面(來自油管JustSpawn)

也因此,除開本身就喜歡“數值玩法+動漫內容”的玩家,其他人對於這款遊戲的印象,大概就是個“質量粗糙的氪金手遊”,充滿了業界小作坊的氣息。

對於這類小作坊來說,比起砸資源搞宣發,“碰瓷”和“蹭熱度”無疑是更符合自身條件的宣傳方式。

在這一點上,曾經熱衷於跟《王者榮耀》對線的《曙光英雄》,就因此收穫過一波熱度。

而另外的一些二次元手遊,曾經也很愛在廣告素材裡套用熱門的元素。

像是《劍與遠征》、《原神》都當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公用素材庫”,之前的《碧藍檔案》也頻繁在某些遊戲的廣告中登場。

“公用素材庫”——《碧藍檔案》

上面的這些例子中,像是《碧藍檔案》這樣較爲直接的廣告素材盜用,一般還比較好處理。

但要是有人在套用素材之前,先對這些內容進行一定程度的修改,那這時候就不太好界定相關的行爲了。

比如說,在遊戲領域裡,身穿紅藍緊身衣還配備盾牌的不一定是“美國隊長”,還可能是《賽爾號》裡的“凱普特”。

另外,在咱們國家的著作權法中,網絡遊戲暫時還沒被規定爲一種獨立的“作品”類型。

所以很遺憾,在司法實踐中,咱們也就不能將網絡遊戲當作“作品”並進行保護。

不過已有相關的發聲

而在類似的情況之中,國內一般是將完整的遊戲進行拆分,再單獨從文字、美術、音樂等方面提起訴訟。

畢竟文字、美術和音樂作品,都算是著作權法規定中的“作品”類型。

不過這種方式明顯也讓訴訟成本飆升,尤其是需要爲美術、音樂以及一些設計元素單獨申請專利。

此前任天堂把《幻獸帕魯》告上法庭,其中一項就是因爲他們申請了“捕捉方式”上的專利,大家可以藉着這個進行理解。

寶可夢的“捕捉方式”專利

爲遊戲的方方面面申請專利,並進行訴訟維權,這大概是不少公司的常見操作,雖然有時候會產生“訟棍”,但多數情況也不能說這是壞事。

尤其是在前頭提到的手遊《Enigma of Sépia》中,由於他不單單是娘化了各種動漫男主角,本身還照搬了“須佐能乎”之類的技能效果。

如果這些技能效果,正好撞上了《火影忍者究極風暴》裡的內容,那涉嫌盜用素材的一方,大概可以藉此重溫一下央視的法治電視劇——《陽光下的法庭》了。

《火影忍者究極風暴》裡的“須佐能乎”

當然,對於咱們玩家來說,一個遊戲到底在哪些方面“盜用素材”,這並不是大部分人想要關心的內容。

在這一點上,至今奮鬥在某個互聯網角落的《300英雄》,告訴了咱們一個道理:版權問題是廠商們該考慮的事,好不好玩纔是玩家們考慮的事。

所以說,素材盜用固然背離了法律道德,玩家們也對此萬分鄙夷。

但除此之外,玩家們更加難以接受的,大概是用這些盜來的素材堆出了一款更加無聊的遊戲。

而對於這類遊戲,言簡意賅的情緒表達就是——無聊換皮遊戲Biss。

將我們設爲星標☆,點點在看

就可以及時看到文章和資訊啦

感謝大家的支持!